我计划要写的这一套书有五本,先后是《无路可逃》(1966-1976)、《凌汛》(1978-1979)、《激流中》(1979-1989)、《搁浅》(1989-1994)、《漩涡》(1995-2015)。五本书连起来是我五十年精神的历史。我已经提前把第二本《凌汛》写出来出版了。现在写《凌汛》前的十年《无路可逃》。这本书很重要,没有这冰封般无路可逃的绝境,就没有后来排山倒海的凌汛。
好了,历史在我身上开始了。
《非遗学原理》是一部奠定非遗学理论基石的作品。非遗学是一个新学科,一个独立的学科。冯骥才是中国非遗保护事业的开创者,更是倡导者和实践者。《非遗学原理》是他几十年非遗保护实践与思考的凝练。本书内容由多篇非遗学重磅理论文章构成,较为系统地梳理非遗学科的缘起、立场,学科的使命与特征、工作方式等基础理论,阐述非遗学的独立性、学术本质,从元理论角度勾勒出非遗学独特而重要的学科样貌。本书为非遗学这一新学科的开山之作,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同时也为世界的非遗事业提供宝贵的中国智慧与经验。
◎《艺术家们》,凝聚冯骥才艺术人生感悟的澎湃之作
◎ 冯骥才最新长篇,“两支笔”描绘五十年艺术家生活
◎ 作家冯骥才和画家冯骥才在《艺术家们》“相遇”
◎ 冯骥才横跨五十年时代巨变,回归内心之作
◎ 凝聚冯骥才艺术感悟和生活智慧的澎湃之作,“两支笔”挥洒激荡动人的艺术人生
◎ 致敬《约翰·克利斯朵夫》,致敬理想主义
在艺术和物质都极度匮乏的年代,几位青年艺术家的创作生活正悄然起步。纯粹的艺术激情和探索引领着时代和他们,风云际会,霞光万道。社会流变、市场大潮,激情和精神沉寂在世俗的灰烬中。深陷于生活漩涡的他们,该怎样支撑理想与才华,又何以经营各自的艺术与人生?
【编辑推荐】
·《花脸》《珍珠鸟》《快手刘》《挑山工》等进入中小学语文课本
·当代文坛奇人,《朗读者》文学顾问
·畅快生活滋味,守护文化根脉
·曾获法国“青年读物奖”、瑞士“蓝眼镜蛇奖”
·印刷精美,纸张环保,适合恒久珍藏。
【内容介绍】
《冯骥才:生活就是创造每一天》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精选本,收入《花脸》《珍珠鸟》《挑山工》《快手刘》《黄山绝壁松》《捅马蜂窝》等40篇散文名作。书中散文有对亲朋的怀念与人间温暖的珍惜,有对人生岁月的回忆与感悟,有对大自然奇观的描写与礼赞,有对文化根脉的守护。他的散文独具一格:笔触细腻,自然流畅,情趣盎然,情景理交融,富有哲理,显示出其深厚的功底。冯骥才散文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挑山工》曾获法国“青年读物奖”,并获瑞士“蓝眼镜蛇奖”。《挑山工》等作品被选入人教版、北师大版等语文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冯骥才亲选1981年至今的小说、散文、随笔代表作32篇,刻画了清末至今各个时期的不同人物,展示了普通人迥异的生活状态,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神仙老虎狗,各有各的活法。活法各有不同,幸福生活是共同的奔头。
1. 本书为冯骥才亲选的1981年以来所作小说、散文、随笔代表作32篇,是冯骥才对其文学创作生涯的阶段性回顾。
2. 选入《炮打双灯》《逼来的春天》《抬头老婆低头汉》等多篇获奖作品,《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歪儿》等多篇入选《语文》教材和中小学书目的名篇。
3.多角度地描写了从清末到世纪初的不同人物的生活状态,“故事精短生动,语言干净简练却入木三分”,值得一读再读。
4. 小说、散文、随笔,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
5. 读当代华语文学,绕不过冯骥才的作品!翻开此书体验中国当代文学的魅力!
6. 知名团队操刀设计,精美装帧,舒适阅读。
走进冯骥才的津味儿江湖
见证人间的每一寸喜怒哀乐
-
冯骥才执笔50年小说精粹
冯骥才亲笔作序,畅谈“作品的生命”
独家收录全新小说《木佛》及《俗世奇人》经典篇目
在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创作历程中,冯骥才的小说大多围绕着天津卫展开,有着浓郁的津味津韵。本书精选了冯 骥才先生《俗世奇人》系列中的经典篇目,以及他写作至今最精彩的中短篇小说,如《神鞭》《雪夜来客》《炮打双灯》等,并收录了他的最新创作的短篇小说《木佛》。此外,冯骥才为本书亲笔作序《作品的生命》。他用豁达自如的笔触,写天津卫的市井奇人,带着俗世的热闹与情义;讲特殊年代的人性和故事,极尽现实的浪漫与温情。一本书读懂冯骥才小说的创作脉络。
★著名作家冯骥才最新小说集,执笔50年小说精粹。
★冯骥才亲笔作序,畅谈“作品的生命”。
★独家收录冯骥才2020最新小说《木佛》+创作手记。
★冯骥才亲自审定篇目并做修订。
★精装典藏,高品质阅读。
本站基于Calibre构建,感谢开源界的力量。所有资源搜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Github | Docker | Project
我计划要写的这一套书有五本,先后是《无路可逃》(1966-1976)、《凌汛》(1978-1979)、《激流中》(1979-1989)、《搁浅》(1989-1994)、《漩涡》(1995-2015)。五本书连起来是我五十年精神的历史。我已经提前把第二本《凌汛》写出来出版了。现在写《凌汛》前的十年《无路可逃》。这本书很重要,没有这冰封般无路可逃的绝境,就没有后来排山倒海的凌汛。
好了,历史在我身上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