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成熟的社会并不是单方面地强行要求人必须活下去的社会”
大宅壮一非虚构文学奖、新潮纪实文学奖、本屋大赏非虚构图书大赏提名
虽然这把年纪,但我还是单身,因此既没有丈夫也没有孩子。既没有想要见证幸福的对象,也没有想要守护的身影。
截至目前的人生,我觉得自己过得还是相 当开心的,没有什么遗憾。
对于生命即将终结这件事,我没有遗憾,也没有抵触情绪。因为生命是有限的,总有一天会迎来终结的时刻。但是,丧失几乎全部的机能,靠人工呼吸器维持呼吸、连话也不能说、靠胃造瘘管往体内输送营养、由别人定时帮换尿布,我不想这样度过每一天,自己也感觉不到这样活下去的必要性。
我祈祷在自己卧床不起之前结束生命。
期望在我还是我的时候实现安乐死。
——“打算在瑞士安乐死”的小岛美奈
【编辑推荐】
作者宫下洋一在前作《安乐死现场》中介绍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对安乐死接受度较高的西方国家,人们对安乐死的态度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现状。这次,《选择安乐死的日本人》将目光转回日本,着眼于这个安乐死尚未合法化的东方国度。
西方人注重个人的意志,东方人注重家庭的观念,所以安乐死在西方更容易被接受——这是宫下洋一在前作中的看法,但现实情况真的如此绝对吗?
前作出版后在日本引起热议,宫下收到的读者来信中不少人提出,当今日本人的人生观已与过去不同,希望常年旅居海外的宫下能够重新审视。正在此时,宫下收到了多系统萎缩症患者小岛女士的邮件,邮件的标题是《我打算在瑞士安乐死》……宫下跟踪采访决心安乐死的小岛女士,记录下她的心路历程以及她与家人的互动。在与更多赞同安乐死的日本人深入接触之后,宫下对家庭观念与个人意志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体悟。
什么才是幸福的死法?
历时两年,辗转六国,
一场颠覆生死观的采访之旅。
获讲谈社非虚构文学奖
——————————
有难以忍受的病痛、没有治愈的希望、
能够明确地表达意愿、没有患者期望的治疗手段。
这是实施安乐死的四个基本条件。
但痛苦该如何测量?
治疗到何种地步才算是没有了希望?
瑞士、荷 兰、比利时、美国、西班牙、日本,
从西方到东方,在允许或不允许安乐死的国度,
聆听医生、患者及其家属支持或反对的声音,
思考终将到来的“最后的日子”。
这不是自杀,是癌症结束了我的生命。为了从痛苦中挣脱出来,我选择了稍微提早一点死亡。
——在YouTube上宣布选择安乐死的年轻女子
决定自己的生死,被认为是属于人权范围内的吧。我倒是奇怪,为什么在其他国家,个人不能决定人生的结局?
——4年协助150人“启程”的家庭医生
现在医学进步,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艾滋病不再是必死的绝症。请想一想当时认为必死无疑而选择了死亡的人们。
——赋予患者生存希望的放疗科医生
何为安乐死?对于人类来说,什么才是幸福的死法呢?……我不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读者。我想把做最终判断的权利交给读者。
——摘自本书作者结语
本站基于Calibre构建,感谢开源界的力量。所有资源搜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Github | Docker | Project
“所谓成熟的社会并不是单方面地强行要求人必须活下去的社会”
大宅壮一非虚构文学奖、新潮纪实文学奖、本屋大赏非虚构图书大赏提名
虽然这把年纪,但我还是单身,因此既没有丈夫也没有孩子。既没有想要见证幸福的对象,也没有想要守护的身影。
截至目前的人生,我觉得自己过得还是相 当开心的,没有什么遗憾。
对于生命即将终结这件事,我没有遗憾,也没有抵触情绪。因为生命是有限的,总有一天会迎来终结的时刻。但是,丧失几乎全部的机能,靠人工呼吸器维持呼吸、连话也不能说、靠胃造瘘管往体内输送营养、由别人定时帮换尿布,我不想这样度过每一天,自己也感觉不到这样活下去的必要性。
我祈祷在自己卧床不起之前结束生命。
期望在我还是我的时候实现安乐死。
——“打算在瑞士安乐死”的小岛美奈
【编辑推荐】
作者宫下洋一在前作《安乐死现场》中介绍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对安乐死接受度较高的西方国家,人们对安乐死的态度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现状。这次,《选择安乐死的日本人》将目光转回日本,着眼于这个安乐死尚未合法化的东方国度。
西方人注重个人的意志,东方人注重家庭的观念,所以安乐死在西方更容易被接受——这是宫下洋一在前作中的看法,但现实情况真的如此绝对吗?
前作出版后在日本引起热议,宫下收到的读者来信中不少人提出,当今日本人的人生观已与过去不同,希望常年旅居海外的宫下能够重新审视。正在此时,宫下收到了多系统萎缩症患者小岛女士的邮件,邮件的标题是《我打算在瑞士安乐死》……宫下跟踪采访决心安乐死的小岛女士,记录下她的心路历程以及她与家人的互动。在与更多赞同安乐死的日本人深入接触之后,宫下对家庭观念与个人意志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