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托马斯·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出版后,收入分配和不平等成为热点话题,不仅引发了众多媒体的关注,更激起了学界的广泛争议。
本书汇集了经济学、法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众多优秀学者的研究。这些学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探讨了不平等的决定因素,剖析了《21世纪资本论》的重要意义及其不足。本书是一部既有历史跨度,又有视角广度,还有强烈现实意义的跨学科著作,从中我们既可以领略人力资本、技术、职场裂变、政治体制、全球化、地理环境、性别、历史和制度、法律和政治哲学观念、监管和政策等因素如何影响不平等,又可以透视不平等对宏观经济、社会结构的重要影响。通过这些分析,本书既为经济学如何融合其他社会科学更全面地研究不平等问题设定了新的研究议程,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不平等,并更好地因应不平等。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对当下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1870年以前,人类生活在极度贫困中,缓慢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果被不断膨胀的人口吞噬。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发明创造加速推进,技术能力每过一代人得以翻番,最终改变了全球经济生活的面貌。前人以为,这种力量将帮助我们建立起完美的理想社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在本书中,美国知名经济学家布拉德福德·德龙讲述了1870—2010年工业实验室、现代公司组织和全球化如何带来了史无前例的物质繁荣,它们给人类和全球带来了何种变化,以及为何没能帮助我们建立起理想社会,反而使全球陷入了气候变暖、经济衰退、不确定性与不平等加剧的困境。
本书以令人惊叹的广度与深度,向读者揭示了加长版20世纪的发展真相:远非大幅跃进,而是蹒跚前行。
★知名经济学家布拉德福德·德龙关于加长版20世纪全球经济史的宏大叙事!《经济学人》《金融时报》2022年度好书!钱颖一、克鲁格曼、皮凯蒂、萨默斯等推荐!
★聚焦人类加速发展的加长版20世纪,不拘泥于国家和地区,也不拘泥于经济领域,而是囊括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科技进步、发明创造、全球化、制度变革、动荡宏大叙事。翔实的史料,动人的细节故事,加上作者强大的驾驭能力,是书写20世纪全球经济史的经典之作。
★历史总是押着相同的韵脚,当下国际经济形势,在历史上有很多相似的时刻。历史有助于研判未来。
★钱颖一、保罗·克鲁格曼、托马斯·皮凯蒂、劳伦斯·萨默斯等重磅推荐。
这本“20世纪”经济史覆盖了从1870年到2010年跨越140年的“加长版20世纪”,这种独特叙事本身具有深刻的底层逻辑。德龙认为这期间人类在实现经济增长和追求公平理想两个方面徘徊前行,在曲折中迈进。这本著作内容丰富,视野宽阔,不仅是20世纪的历史叙事,更启发我们对21世纪人类未来的深入思考。中国读者尤其会从中受益,它把我们熟知的“加长版20世纪”中最后30年放进140年的全球历史长河中审视,帮助我们清醒定位当前和未来。
——钱颖一,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权威的经济史著作……提出了精彩的问题,并梳理出大量关键事件。
——保罗·克鲁格曼,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德龙以渊博而扣人心弦的风格讲述了一个故事:自1870年以来的经济增长如何塑造了当今的全球经济,又如何让人们追求公平的理想落空。实现经济正义,为所有人提供更平等的权利和机遇,仍然任重道远。
——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作者
只有历史提供的经验教训才能指导我们在如今的动荡岁月中设计前进路线。在阐述经济活动及其长期影响方面,我从未见过如此具有启发性的著作。所有关心全球体制未来的人,都应该阅读这本书。
——劳伦斯·萨默斯,哈佛大学教授、美国前财政部长
沿着20世纪经济发展历程的一趟令人激动和愉快的精神之旅。德龙把过去的众多谜团集中起来,讲述了一个杰出成就与巨大缺陷并存的历史故事,是我们理解塑造当今世界的各种力量的绝佳窗口。
——米努什·沙菲克,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院长
本站基于Calibre构建,感谢开源界的力量。所有资源搜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Github | Docker | Project
自托马斯·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出版后,收入分配和不平等成为热点话题,不仅引发了众多媒体的关注,更激起了学界的广泛争议。
本书汇集了经济学、法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众多优秀学者的研究。这些学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探讨了不平等的决定因素,剖析了《21世纪资本论》的重要意义及其不足。本书是一部既有历史跨度,又有视角广度,还有强烈现实意义的跨学科著作,从中我们既可以领略人力资本、技术、职场裂变、政治体制、全球化、地理环境、性别、历史和制度、法律和政治哲学观念、监管和政策等因素如何影响不平等,又可以透视不平等对宏观经济、社会结构的重要影响。通过这些分析,本书既为经济学如何融合其他社会科学更全面地研究不平等问题设定了新的研究议程,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不平等,并更好地因应不平等。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对当下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