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7年,《在路上》出版,让“垮掉的一代”登上文学版图,并让凯鲁亚克跻身畅销作家之列。仅一年后,《达摩流浪者》出版。相比前作,这部小说具有同样的开阔、幽默和对生活的感人热情,故事则更有凝聚力,讲述了两个年轻人对佛法或真理的激情探寻。他们的冒险集中在对禅的追求,这最终引导他们攀上内华达山脉,去体悟孤独之道。
作为凯鲁亚克最优秀、最受欢迎的自传体小说之一,《达摩流浪者》基于他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真实经历,当时他对佛教的精神理解模式产生了兴趣。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贾菲·赖德的原型即著名诗人加里·斯奈德。
【原版复刻“企鹅经典豪华版”装帧设计】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凯鲁亚克人生哲学集大成之书。
“垮掉派”文学长期追随者业之潜心翻译。
在凯鲁亚克对自然的精彩描述中,我们能感受到令人振奋的力量和原创性。
——《纽约时报》
在《达摩流浪者》中,他们寻求真理,小说常常达到一种美丽的庄严,并朝着动人的高潮迈进。
——《芝加哥论坛报》
书中充满对风景和天气的精彩描述,透过树木洒落的光、雪的气味、动物的动静……杰克·凯鲁亚克是一个敏锐的作家。
——《大西洋月刊》
凯鲁亚克是我所喜爱的一个作家。
——木心
如果说《在路上》是激情的,那么《达摩流浪者》可以说是睿智的。
——廖伟棠
《达摩流浪者》比《在路上》更有意思,更有一种语言的快感。
——孙孟晋
【编辑推荐】
◆《在路上》杰克·凯鲁亚克诞辰100周年精装纪念版!李继宏硬核翻译,未删节版本!
◆原版复刻,原汁原味,再现永恒的灵感与自由,还原纯粹的“在路上”!
◆流浪之路、酒鬼之路、彩虹之路、圣徒之路……什么路都行,只要步履不停!
◆作者珍贵手稿:封面重现1949 年凯鲁亚克构思《在路上》时的珍贵手稿
◆作者亲绘海报:海报还原1952年凯鲁亚克亲笔绘制的《在路上》封面
◆原版书评报纸:报纸仿制1957年初次发表《在路上》书评的《纽约时报》版式
◆《在路上》自问世后,全球再版300余次,被译成40余种语言,入选《时代》周刊“英文小说100强”
◆乔布斯、鲍勃·迪伦、披头士乐队、大门乐队、痛仰乐队的灵感之书!
◆深刻影响美国社会乃至世界文化的永恒经典!
◆经典复刻版《在路上》九大版本特色:
1、精选底本:根据Viking 2007年版On the Road,参校 Penguin Books出版公司1999年版On the Road和Penguin Classics 2007年版On the Road: The Original Scroll。
2、硬核翻译:准确传神,还原凯鲁亚克文风
3、全真译本:畅销书译者李继宏未删节版
4、翔实注释:将原著中背景知识、俚语、人物、历史、文化、习俗、音乐、隐喻一网打尽
5、万字导读:译者李继宏亲赴实地考察,深度解读本书何以记录了一代人和一个时代
6、手稿封面:封面重现1949年作者构思《在路上》时的珍贵原始手稿
7、附赠报纸:报纸仿制1957年初次发表《在路上》书评的《纽约时报》版式,收录译者两篇深度长文及实地考察照片
8、附赠海报:海报还原1952年凯鲁亚克亲笔绘制的《在路上》封面,颇具收藏价值
9、名家推荐:梁文道、冯唐、林少华、Bruce Humes一致推荐
·
【名人推荐】
◆《在路上》,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就像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那样。对我来说,《在路上》就像圣经。——鲍勃·迪伦(美国摇滚乐、民谣歌手、词曲创作人、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在路上》,一代英语名作。青春,阳光,激情,个性,布鲁斯,鲍勃·迪伦,“颓废的一代”。今由李继宏君操刀重译。继宏君才气充沛而态度严谨,笃信“翻译要忠于作者原意,而不是忠于原文。”为此甚至订正了原文之误。同时坦言仍有一处不解其意,谓其译文仍“在路上”——人世间,还有比路上的风景更美妙的风景吗?——林少华(翻译家、学者)
◆翻译是件非常艰难的事,翻译《在路上》是件几乎不可能的事。《在路上》没有故事,几个迷惘的人从纽约开车到旧金山,再从旧金山开回纽约,是相当少见的以情绪和语言能量驱动的伟大小说。现在,让我们随着继宏的翻译,在路上。——冯唐(作家)
◆观察一名备受欢迎的译者日臻成熟是一件有趣的事。从这部作品中,我们能看到岁月沉淀的结果。继宏曾经只花两周便完成了他颇畅销的译作《追风筝的人》,但这次不一样,他踏上漫长的求索之路,彻底研究了神秘的凯鲁亚克和他几段浪迹天涯之旅,甚至查阅过这部小说的几个欧洲语言译本,破解和再造了长久以来困扰世界各地译者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标志性文体。——Bruce Humes(翻译家,译有英文版《上海宝贝》《额尔古纳河的右岸》)
本站基于Calibre构建,感谢开源界的力量。所有资源搜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Github | Docker | Project
.
1957年,《在路上》出版,让“垮掉的一代”登上文学版图,并让凯鲁亚克跻身畅销作家之列。仅一年后,《达摩流浪者》出版。相比前作,这部小说具有同样的开阔、幽默和对生活的感人热情,故事则更有凝聚力,讲述了两个年轻人对佛法或真理的激情探寻。他们的冒险集中在对禅的追求,这最终引导他们攀上内华达山脉,去体悟孤独之道。
作为凯鲁亚克最优秀、最受欢迎的自传体小说之一,《达摩流浪者》基于他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真实经历,当时他对佛教的精神理解模式产生了兴趣。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贾菲·赖德的原型即著名诗人加里·斯奈德。
.
【原版复刻“企鹅经典豪华版”装帧设计】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凯鲁亚克人生哲学集大成之书。
“垮掉派”文学长期追随者业之潜心翻译。
.
在凯鲁亚克对自然的精彩描述中,我们能感受到令人振奋的力量和原创性。
——《纽约时报》
在《达摩流浪者》中,他们寻求真理,小说常常达到一种美丽的庄严,并朝着动人的高潮迈进。
——《芝加哥论坛报》
书中充满对风景和天气的精彩描述,透过树木洒落的光、雪的气味、动物的动静……杰克·凯鲁亚克是一个敏锐的作家。
——《大西洋月刊》
.
凯鲁亚克是我所喜爱的一个作家。
——木心
如果说《在路上》是激情的,那么《达摩流浪者》可以说是睿智的。
——廖伟棠
《达摩流浪者》比《在路上》更有意思,更有一种语言的快感。
——孙孟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