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文·拉铁摩尔"编著的书籍

从塞北到西域

编辑推荐:

☆欧文·拉铁摩尔,在中国长大的美国历史学家、地理学家

☆一次穿越沙漠的复古之旅,一部行将落幕的骆驼商路之纪实

☆向中国历史与地理的纵深处探寻,拉铁摩尔成名之作

内容简介:

本书是1926年拉铁摩尔从塞北前往西域的游记。他就像一个中国商人那样,说一口流利的中文,组建了一支拥有九头骆驼的商队。他从张家口出发,沿着明清时期形成的商路,经呼和浩特、大青山、百灵庙、阿拉善、额济纳河、黑戈壁等著名坐标,到达新疆古城子。他不仅记述了沿途风光之美和商路之险,更把目光投向那些原本不会在历史中“留下声音”的人:驼夫、商贩、流浪汉、沿途居民……正是这次旅行,成为他走上学术之路的契机。

媒体评论:

拉铁摩尔的记载十分详细,对呼和浩特、百灵庙、阿拉善等地的描述相当丰富,很多是早已被遗忘又未曾被记载的事情。他对驼商的细节描述十分珍贵,驼商是中国北方向西方进行贸易的重要方式,而文献记载很少。本书与《下天山》一起,反映了拉铁摩尔的三个学术特点:他以实地考察著称;他善于思考,将历史与地理两种眼光结合起来;他深入中国社会,与中国各类人群深入接触。这些特点在研究中国问题的西方学者中是出类拔萃的。

——唐晓峰

无论是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历史感兴趣的读者,还是喜爱阅读相关地区旅行文学的读者,这本书对他们而言都是一个宝库。书里对晋蒙商队以及从内蒙古到新疆的商队的记录,恰在铁路和公路时代出现之际,是大的时代变动发生之时极为难得的记录,对今天的研究者来说也是非常宝贵的史料。

——罗新

丝绸、香料与帝国

☆欧文·拉铁摩尔:与中国有深厚渊源的“知华派”学者

☆汇编经典亚洲游记,重返丝绸之路现场

☆继《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之后,拉铁摩尔著作集重磅推出

☆重温亚洲大陆的“发现”之旅

以丝绸、香料、帝国为象征的亚洲大陆,充满迷人魅力,一直激发着人类的想象与向往,如今这种魅力更因其文化和政治的重要性而愈发强烈。东方人和西方人一直出于各种目的、通过不同方式探索这片大陆,留下珍贵的文字记录。本书摘录这些亚洲“发现”者的旅行文字,古希腊、罗马经典文献中对东方的描述,张骞、法显、玄奘、丘处机的西行事迹,马可·波罗与西方传教士、贸易者的东方见闻,19世纪以来肩负西方帝国使命的绝地之行,本书跨越时空,将人类探索与“发现”亚洲的数千年历史浓缩展现。

欧文·拉铁摩尔,这位曾经怀揣浪漫理想、在亚洲腹地复古式旅行的亚洲研究者,从中国边疆游历中成长起来的“徒步历史学家”,与中国有深厚渊源的“知华派”学者,在多年旅行经历与丰富文献积累的基础上,与妻子埃莉诺整理筛选出历史上那些“发现”亚洲的著名人物与游记,他们的学术智慧与独特的人生经历,造就了这部独特的作品。

本书是美国历史学家拉铁摩尔于晚年与妻子埃莉诺合作编著的一部著作,以“发现亚洲”为主题,以汇编第一手史料的方式,摘录了从古代中国、希腊、罗马时代到近代的长时段历史中,来自西方和亚洲本土的探险家、外交家、传教士、商人、科学家等在亚洲的游记,进行分类并撰写导读、批注,向当代读 者再现亚洲历史与文明。

学者推荐:

拉铁摩尔把这些游记的选段汇集到一起,是要展示并推动一些什么?他说:“在对那些古老游记的阅读中……我们常常觉得我们已经知道的事情被证明是错误的,或者需要去进行一些新的思考。”拉铁摩尔的直觉是对的。毫无警觉而充满自信地穿越历史是危险的,对于知识的追求,以及满足心智的活动,都需要我们尽可能去找到历史的当事者,尊重他们的原真话语,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心灵。

——唐晓峰

拉铁摩尔夫妇所编著的这部作品,更是将历史与现实进一步贯穿起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以人物为中心的丝绸之路知识史与思想史框架,让我们得以全局性地去理解丝绸之路的中国与世界意义。

——袁剑

Github | Docker |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