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起源于思想对人的存在方式或思想方式的反身困惑,不可思议的命运、无法回避的苦难、一筹莫展的悖论和难以解决的矛盾才是哲学必须面对的。哲学反思困难和苦难,不研究快乐和幸福,除非快乐变成了灾难。
读了《一个或所有问题》 ,才知道有人觉得时机已经成熟,立刻要教给哲学说中国话。余不幸选上哲学这行当,成天读外国人的文字,心里早有怨气,今天读到中国人自己写的哲学,不说“符码”“逻辑斯蒂”“此在”,直截了当说“语词”“道理”“人”,读着就畅快。不仅文字如此,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是原生的,你不在各种学说的夹缝里兜圈子,直赴问题本身,我相信这是真正从事哲学的不二法门。大概也因此,书写得生气勃勃。
——摘自陈嘉映《哲学的用途——致赵汀阳》
--
赵汀阳的原创哲学作品,提出“创世存在论”的形而上学论断,其核心观念,是创造者视域和动词哲学,这是传统哲学因文化或历史原因而错过的重要问题。很久以来,创造者和创世论的问题“法定地”归属于神学,人的思想身份被设定为认识者,而认识者的视域落在了“名词哲学”上,研究如何知道“什么是什么”。追踪名词的视力看见了静态事物,但对于动态行为就视线模糊了。名词无法说明动词,而人类行为及其创作困境都是动词造成的,名词思维不足以穿透甚至错过了人类的存在何以存在的存在论问题。
人类作为创造者,思想对象是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于是,可能世界从逻辑概念变成了如何为存在建立秩序的创世存在论问题。自然没有指定人类必然和必须产生如此这般的文明,历史性的文明创制并非基于必然的真理,而是基于对可能性的选择和设计,所以说,本源始于创制,或者,创制即本源,因此,把可能性创制为现实性就是一个存在论的本源问题。
赵汀阳集书目
第一哲学的支点 a foundation for first philosophy: from cogito to facio
一个或所有问题 one or all problems
寻找动词的形而上学 metaphysics on verbs
跨主体性 trans-subjectivity
秩序的理由 the viability of orders
历史,山水,渔樵 historicity, naturality and tellers of histories
这本书的一个基本主张是"智慧的复兴"。因为现在很缺乏智慧,缺乏智慧就创造不出生活和思想的意义。哲学错误地以为能够"知道"生活和思想的意义,因此以为哲学必须去"描述"或"解释"生活和思想的意义,可是又描述不出来,解释不妥当。维特根斯坦曾经开玩笑说,哲学问题是很难解决的,就像找不到真正的止痒药方,我们就只好一直胡乱挠下去。可是我担心的是,我们后来其实已经不痒了,问题已经变成了打嗝,可是还在盲目地挠下去。哲学的困难不在于我们缺乏知识能力,而在于生活和思想的意义是活的,它的问题不断变化,它不是认识对象,而是创作对象。智慧与创作并行,而知识落后一步。
本站基于Calibre构建,感谢开源界的力量。所有资源搜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Github | Docker | Project
哲学起源于思想对人的存在方式或思想方式的反身困惑,不可思议的命运、无法回避的苦难、一筹莫展的悖论和难以解决的矛盾才是哲学必须面对的。哲学反思困难和苦难,不研究快乐和幸福,除非快乐变成了灾难。
读了《一个或所有问题》 ,才知道有人觉得时机已经成熟,立刻要教给哲学说中国话。余不幸选上哲学这行当,成天读外国人的文字,心里早有怨气,今天读到中国人自己写的哲学,不说“符码”“逻辑斯蒂”“此在”,直截了当说“语词”“道理”“人”,读着就畅快。不仅文字如此,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是原生的,你不在各种学说的夹缝里兜圈子,直赴问题本身,我相信这是真正从事哲学的不二法门。大概也因此,书写得生气勃勃。
——摘自陈嘉映《哲学的用途——致赵汀阳》
--
赵汀阳的原创哲学作品,提出“创世存在论”的形而上学论断,其核心观念,是创造者视域和动词哲学,这是传统哲学因文化或历史原因而错过的重要问题。很久以来,创造者和创世论的问题“法定地”归属于神学,人的思想身份被设定为认识者,而认识者的视域落在了“名词哲学”上,研究如何知道“什么是什么”。追踪名词的视力看见了静态事物,但对于动态行为就视线模糊了。名词无法说明动词,而人类行为及其创作困境都是动词造成的,名词思维不足以穿透甚至错过了人类的存在何以存在的存在论问题。
人类作为创造者,思想对象是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于是,可能世界从逻辑概念变成了如何为存在建立秩序的创世存在论问题。自然没有指定人类必然和必须产生如此这般的文明,历史性的文明创制并非基于必然的真理,而是基于对可能性的选择和设计,所以说,本源始于创制,或者,创制即本源,因此,把可能性创制为现实性就是一个存在论的本源问题。
--
赵汀阳集书目
第一哲学的支点 a foundation for first philosophy: from cogito to facio
一个或所有问题 one or all problems
寻找动词的形而上学 metaphysics on verbs
跨主体性 trans-subjectivity
秩序的理由 the viability of orders
历史,山水,渔樵 historicity, naturality and tellers of hist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