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书籍

21世纪生态经济学

传统经济和增长导向的产业经济,将我们引向了怎样的环境灾难边缘?

生态经济学的奠基之作,用最少的生态代价获取大多数生命的最大福祉。

关怀人类共同命运和可持续未来人士之必读书目。该书获美国国家图书大奖(格文美尔改进世界秩序的新观念奖,The Grawemeyer Award for Ideas Improving World Order),被认为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一样,指明了人类21世纪的新经济学之路。

“一本光辉灿烂的著作……想解决人类困境之人,都应当拥有此书。”——保罗·埃尔利希,斯坦福大学

“一部充满无尽挑战性之力作。”——《新选择》

 “对传统经济理论和政策的深刻批判……很少有其他著作对这些问题表达了如此洞见。”——《图书馆杂志》

“耳目一新又富有挑战性。”——《新闻日报》

“如果每位经济学毕业生都要求读这本书,经济学必定得到极大改进。它对经济学教义的批判是让人惊愕的。”——肯尼斯·博尔丁,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

“如果我们要重新将地球及其居民置于经济体系之中心,本书则为我们指出了正确之方向。”——《世界观察》

“一部华篇巨著……它提供了一种对当代经济之理解,这种理解充满了关于人类共同体的精致哲学和神学洞见。”——《宗教杂志》

现代经济学认为,自然是无生命的资源,自然只有能纳入经济系统的部分才有价值,自然的价值也就是其经济价值。与作为被支配的客体的自然相对,作为支配者的人是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基于这种自然假设和人性假设,现代经济学只关注经济效率、资源配置和利润,其目的就是追求经济无限增长和自我利益的最大化满足。这种经济既违背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又未能真正转化为人民共同的真实福利,是导致现代性的全面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

《21世纪生态经济学》颠覆性地挑战了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核心理念,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经济观点和政策。

1. 《21世纪生态经济学》以过程哲学为基础。基于过程哲学的新思维,本书颠覆了现代经济学的自然假设和人性假设,将自然看作是一个生命过程和有机联系的生物圈系统,人只是自然当中的一份子,人永远都依赖自然这个共同体和社会共同体,可以说,人在本质上是共同体中之人。

2. 《21世纪生态经济学》校正了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关系。认为经济系统只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而不是相反。因此,经济学应该建立在生态学和热力学基础之上,经济发展必须具有生态的可承载性和可持续性。

3. 《21世纪生态经济学》扭转了经济追求目标。强调经济要为人类共同体乃至生态共同体的共同福祉服务,而不是为私人利润服务,希望以此避免“公地悲剧”。

4. 《21世纪生态经济学》转换了经济学范式。如果说现代经济学是一种理财学范式,只关心经济效率这一个政策目标;21世纪生态经济学则是一种家政学范式,同时关心经济效率、财富分配和经济规模这三个政策目标。

5. 《21世纪生态经济学》倡导不同于现代经济学的新主张。生态经济学不仅关注经济效率,更关注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适度经济规模,更关注财富在社会上的公平分配;生态经济学反对以GDP为经济成就评价标准,提出用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ISEW)来评价,全面考虑了经济的生态效应和社会效应;生态经济学反对以利润为动力的无限的经济总量增长,强调以共同福祉的丰富为内涵的经济质量的发展。

6. 《21世纪生态经济学》为美国提出了生态经济学新政策和具体建议,可为 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参考借鉴:

强调地区或全国性的经济自足;

平衡贸易,减少国际金融;

控制人口规模和人均资源消耗;

与其他物种分享地球,保护生物多样性;

节约能源,控制污染;

建造生态城市和生态建筑;

复兴自给自足的家庭农场和农业社区;

运用关税手段,强调产业分散化,走区域性的自足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支持工人所有权,工人参与决策,重视全民就业;

运用税收手段,提升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水平并保护资源环境;

强调国家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认为这些比军事安全更重要。

天鹅绒监狱

◎匈牙利道德勇气的标志性人物,言说东欧艺术自由与禁忌

◎在充满压制的国家中做一个创作者意味着什么?

◎是谁创造了这种“镣铐下的美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探讨东欧“被囚禁的艺术”、泄露统治者内心秘密的地下文学,由一个天生爱唱反调的人以一种“御用作家之良心”的口吻所写。它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地剖析了被“审阅”的文学和匈牙利艺术家、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极富洞见地描述了“镣铐下的美学”、艺术家与现代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共生关系。

事实就是这样:碰不得的禁忌,不宜居的生活,不可说的言论,无形的条条框框,永久流产的不被接受的思想,这一切并没有让我们的作品在审美意义上贫瘠乏味。艺术大厦就从这些国家设置的栅栏里拔地而起。我们巧妙地在艺术宅邸里改组家具。 我们学习在规训中生活,那是我们的家,是我们的一部分,不久我们将变得渴望它,因为没有它,我们就无法创作。 ——米克洛什·哈拉兹蒂

【媒体及学者评价】

别看这薄薄的一本书,它将会被众多美国研究生在他们严肃的论文中引述;它将会出现在社会学教授推荐的经典阅读清单上;它将成为中欧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欧的文化宝库里不能没有它。

——乔治·康纳德(George Konrád),匈牙利作家

一部奇特又新颖的、关于后斯大林时代东欧艺术家处境的著作。

——尼尔·阿舍森(Neal Ascherson),英国作家

这本尖锐的著作能使人多些明智,少些沮丧。一本不可或缺的重要著作。

——苏珊·桑塔格,美国作家

当极权主义的思想控制日臻完美时,制度化的审查却变得过时了。哈拉兹蒂以令人不安的智慧分析了这一悖论。

——李克曼(Simon Leys),比利时汉学家、作家

关于极权主义美学的一份绝妙的报告。

——《卫报》

可以说,哈拉兹蒂是从米洛什《被禁锢的头脑》结束的地方开始写起。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国际事务》杂志

哈拉兹蒂赋予平淡的行文以诗意,这是只有诗人才做得到的。

——《当代社会学》

在哈拉兹蒂的解说中,除了对政治和当下时事的关注,他还提出了一些有关理论趣味的问题。他或多或少地使我们意识到西方艺术的价值和实践背后那些尚未被我们意识到的设想。

——《纽约时报书评》

我的凉山兄弟:毒品、艾滋与流动青年

“这是一个关于探 险 玩 耍、为 非 作 歹、吸 毒 勒 戒、艾 滋 茫 然、世 代 差 异、文 化 冲 击 和兄 弟 情 谊的故事。”人类学者刘绍华详细记录了诺苏人的生活经验和个人口述历史,呈现出现代化转型时期一个边缘群体的遭遇、认知、思索、接受与挑战。作者更深层的关 注,在于透过表面的社会问题,洞见当代中国卷入的全球化变迁中人的行为与福祉,并试图理解一个非主流群体在社会、文化、历史变迁中脆弱性形成的时代过程,以及未来何去何从。这正是医疗民族志的精髓。

◆(刘博士)的分析将贯时性研究与现时性研究两种方法交织在一起,生动地勾勒出一个完整图像,让我们了解诺苏人所面临的时代动荡与困境。本书应会成为人类学经典著作。

——黄树民,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作者的媒体经验和人类学知识一并融合在其细腻的文笔之中,展示了诺苏人面临内外政经巨变之时的艰难选择,他们的刚烈与信奉、悲情与踯躅均一览无余。

——庄孔韶,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教授

◆作者聚焦于彝族男性青年到城里打工与凉山地区艾滋病流行的关系,她没有忘记将艾滋病问题在凉山地区的出现纳入历史文化以及全球化的维度加以分析。在优美细腻的叙述中,读者不仅看到人类苦痛,还可以发现一个民族的自尊。本书完全可被视为一部医学人类学经典著作。

——景军,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

中国历史通俗演义

《中国历史通俗演义(套装全12册)》包括:《五代史演义》、《宋史演义》、《元史演义》、《清史演义》、《明史演义》、《民国演义(上下册)》、《唐史演义》、《南北史演义》、《两晋演义》、《后汉演义》和《前汉演义》。

蔡东藩先生的这套《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从秦汉写到民国,全书共一千余回,五百多万字,写了近二千二百年的历史;主本信史,旁征野史,取材审慎,观点平实,内容丰富,叙述有法,用语雅洁,自评自注,理趣兼备,洵为通俗史著的经典。这套书出版以后,广受欢迎和好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叶,毛泽东曾致电李克农购此书两部,以解决延安干部学习中国历史之需。卧室床畔,长置此书,著名史学家紫德赓认为,此书作为历史知识讲,虽有不足,但内容是够丰富的,叙述是有系统的。著名小说家二月河认为,此书文学上只能说是中平之作,但读此书可以入门民族历史,且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中国历史通俗演义》上迄秦汉,下至民国,两千年的中国历史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它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全面叙述中国历史的通俗演义。自它问世以来,即受到众多知名人士的广泛推崇。毛泽东同志曾建议党的高级干部应该好好阅读,以了解中国历史,这套历史演义丛书也是毛泽东列给儿子毛岸英的必读书。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将帮助你学会一种让孩子听话的神奇语言,这种爱的语言使孩子很容易接受您的要求和忠告。世界上数以千万的父母用自身的亲身实践证明了书中提供的方法非常有效。该书在美国畅销300多万册,并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风靡全球。世界各地的父母和专家热情洋溢地赞誉两位作者,她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的这套语言是那样行之有效,的的确确能缓解所有年龄段的孩子与父母的紧张关系,结束父母与孩子的冲突对抗,带来父母和孩子的合作。

阅读本书的经历,将是一次学习爱的技巧与接受爱的训练的过程, 它给了你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指引你切身体会孩子内心的感受。通过一系列实用有效的方法,帮助你和孩子建立起一个能够快乐交流的平台,使孩子变得不同寻常地愿意与父母配合。掌握了“如何说?”“怎么听?”的技巧,就能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与孩子达成美妙的交流沟通,让孩子在您的引导下身心健康发展。

为了建立这个快乐沟通的平台,围绕“如何说”“怎么听”,作者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实践:1、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2、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3、代替惩罚的方法;4、鼓励孩子自立;5、恰当地赞赏孩子;6、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尤为可贵的是作者清晰简洁地创造了一套操作方法,给出了实现这六个方面的30种技巧, 辅以大量的常见场景和问题加以说明,并配有相应的练习题,让父母可以把这些技巧烂熟于心,灵活运用,随时应付各种情况,做到游刃有余。

职场女性:别让这些细节绊住你

国际知名高管教练给职场女性的避坑宝典,职场这些坑,早点知道就好了!美国《纽约时报》畅销近20年。

★作为职场女性,想要获得职业生涯的成功,该如何表现自己?需要避开哪些误区?本书是国际知名高管教练洛伊斯·弗兰克尔博士多年培训职场女性的经验总结。

她认为,很多女性从小被灌输了做个乖乖女的思想:生活的富足和最终的成功,全赖于常规的行为方式,比如循规蹈矩、轻声软语、乖巧听话、对人友善……

这些行为方式虽然可能让她们得到了一个乖乖女的好名声,但却并不适合现代职场竞争激烈的环境,这些行为让女性瞻前顾后、顾虑重重,不仅让自己显得不像专业人士,而且也让她们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在无意识当中破坏了自己的的职业生涯,阻碍她们迈向更大的成功。例如:

•错误1:不把职场当赛场。职场本来就是赛场,明白它的规则,才知道如何应对。

•错误12:回避办公室政治。如果你不玩这个游戏,你就不可能赢。

•错误36:老是用食物讨好别人。人们通常认为,给别人吃东西的人没有什么影响力或地位不重要。

•错误53:不愿谈判。不要把谈判和对抗等同。

•错误69:滥用社交媒体。覆水难收,有些信息最好只有自己知道。

•错误81:事事征得同意。你不是小孩子,已经是大人了。

……

★在本书中,洛伊斯·弗兰克尔博士列举了女性在职场最易犯的130多个小错误,并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建议,这些建议可以很容易融入到女性的社交和商业技能中,使她们不再犯那些可能成为职业陷阱的错误。实践证明,这些建议都具有不同凡响的功效,能够让女性在职场充分实战自己的才干,获得更大的成功。

作为女性,无论你是初入职场,还是已经有了一定的职场地位,这本书都能为你的职业生涯保驾护航。如果你不阻挡自己升职,就没有人能挡得住!

无限的清单

《无限的清单》是博学大师翁贝托·艾柯继《美的历史》《丑的历史》之后,最新推出的美学研究重量级作品。艾柯受卢浮宫邀请策划了一系列展览等活动,并完成这本关于“清单”的图文专著。书中探讨了艺术、文学、音乐、建筑等领域出现的“实用清单”、“诗性清单”、“既实用又具诗性的清单”存在的意义与功用。艾柯将带领我们欣赏那些在阅读文本或观赏画作时常常忽略,甚至厌恶的清单——有限的清单、无限的清单;名字清单、图像清单、地名清单、属性清单;混乱的清单、令人晕眩的清单、非正常的清单……寻找清单的本质。

我喜欢清单,就像有人喜欢足球或有恋童癖一样,人各有癖好。清单是文化的根源,是艺术史和文学史的组成部分。清单并不破坏文化,而是创造文化。无论看哪里的文化史,你都会发现清单。

——翁贝托·艾柯,摘自德国《镜报》访谈

◆ 艾柯可能是今日整个西方世界读书最多的人,近年挟其骇人学养连番炮制了三册图文并茂的概念史巨著。头两本分别论美论丑,我虽佩服他的广博,但没读出什么新意。只有最近这一本《无限的清单》才叫我大开眼界。照样是取材丰富地编选了你听过和没听过的文本段落,和你见过与没见过的图画相片,但这一回他明显地放足了心力,因为他要处理每一个爱书人都会碰到的最切身的问题。

——梁文道

◆ 艾柯,这位以博学与非凡才能著称的作家再次为我们带来了代表作品:博雅精妙的文字、富有见地的分析、令人兴奋的阐释,全书充盈着迷人与神秘的信息。

——英国《卫报》

◆ 艾柯谦虚地“炫耀”着他那非凡的学识。这本书囊括了非常多精美的图片。那奶油般细腻的书页让人乐于翻阅;书中内容以不同字体的文字区别开来,适切又美观;观赏书中图片更是让人心生愉悦。

——英国《旁观者》杂志

◆ 这是一部丰富、奇妙的关于“清单”的“清单”。艾柯具有一种博采众长、深谙奥秘的能力,让思维在脑内自由流动确实是快乐所在。

——英国《苏格兰周末报》

◆ 如果流落荒岛,这本书将是莎士比亚与《圣经》之外的第三选择,它将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The Tablet

◆ 艾柯的作品具有一种在书页上舞动、在脑中回荡的独特魅力。

——《每日电讯报》

◆ 艾柯在这本书中向我们呈现“清单”这个概念是如何随世纪更迭或各个不同时期的演进而变换含义的,它反映了一种时代精神。书中收录了众多精彩的文学文本与精美艺术品图片来阐释他的观点。

——goodreads.com

幽默

从弗洛伊德、叔本华、伍迪·艾伦

到优越论、宣泄论、失谐论

当代文化评论大家伊格尔顿条分缕析

以诙谐的笔法,探究幽默的原理与含义

刷新人们对于这一重要主题的认知

🌟 编辑推荐

◎ 当代评论大家特里·伊格尔顿写给普通读者,以广博又活泼的妙笔解读“幽默”,旁征博引,抽丝剥茧,穷究这一主题的方方面面。

◎ 本书包含广阔,从弗洛伊德、叔本华、伍迪·艾伦到柏格森、巴赫金、狄更斯,从优越论、宣泄论、失谐论到社会、政治、历史背景,伊格尔顿取精用宏,行文中更辅以令人捧腹的笑话例证,极具可读性。

◎ 批评视野宽广,创作活力巨大,笔耕五十余年的伊格尔顿,跨出艰深的学术领域,聚焦经久不衰的话题,为大众撰写风趣的入门读物。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伊格尔顿就“幽默”这个主题,所做的一个简明的专论。他从社会文化等方面切入,带读者深入了解前人丰富但并不广为人知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幽默的本质以及所起的作用。为什么我们会笑,会发出各种各样的笑声,比如轻笑、大笑、哂笑、讥笑、嘲笑、傻笑等等?幽默有何作用?作者对这几个根本方面都有精到又有趣的分析和论述。书中不乏极富启发的观点和令人捧腹的笑话,作者详细检视了通常关于笑的各种理论,比如宣泄论、优越论等,广泛征引了哲学、文学和历史等领域的相关论述,论述对象包括亚里士多德、阿奎那、霍布斯、弗洛伊德、巴赫金等名人,尤其关注幽默背后的心理机制以及几世纪以来幽默的社会和政治含义的演化过程。

🌟 媒体推荐

特里·伊格尔顿在《幽默》中提供了一项简明而有趣的入门知识……对幽默在政治中的矛盾作用进行了敏锐的评价:既能拉平等级,又能削弱同情心和消除异议……伊格尔顿证明了他是一个机智的、有主见的向导。

——《哈珀斯杂志》

我认为,《幽默》中最吸引人的不是故事的结构或妙语,不是开头或结尾,而是中间探讨幽默理论的那部分; 即便在那里,最吸引人的还是:幽默应该是什么样的理论。

——《洛杉矶书评》

🌟 名人推荐

每个句子都很短很好懂,同时每个句子似乎又指向另一重涵义另一个观点。本书可以快读,因为行文相当有趣,也可以慢读,审视每个新例子背后隐藏的深意……《幽默》是对此主题所做的绝佳介绍。

—— 梅根·沃尔佩特,传播与流行文化研究者

Github | Docker |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