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犹太图书奖获奖作品
◆书写一代匈牙利知识分子的命运与时代
···
【内容简介】
匈牙利作家哲尔吉·康拉德几乎见证了20世纪东欧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
1933年,康拉德出生,六岁时,“二战”爆发。
1944年,德国占领匈牙利,康拉德与姐姐前往布达佩斯投奔亲人,第二天,故乡所有的犹太人都被送往集中营,他的同学全部被杀。
1956年,苏联坦克开进布达佩斯,年轻的康拉德端着机枪在街上四处游逛。
这是一部关于战争、政治与生活的回忆录。前半部分“离去与归来”讲述了“二战”时期作为一个犹太人可能经历的爱与背叛,危难与离奇。后半部分“日食时分,独立山丘”则聚焦中欧知识分子在革命年代的行动,面对审查与监禁时的对抗,以及彼时不得不面对的去国与留驻的选择。阅读这些文字,犹如亲身经历了那段动荡激烈的东欧历史。
【媒体及名人推荐】
康拉德把你带到了另一个国家。另一个世界。他的文字让你身临其境。有着私密而华丽的细节。童年的世界,战争、政治、憎恨的世界。文字和渴望的世界。在阐释他的国家和世界时,康拉德也阐释了我们的世界。
——莉莉·布雷特,澳大利亚作家
·
东欧人可能会说,哲尔吉·康拉德历经两个政权和一场大革命的冒险,在别人眼中,是不幸生于欧洲此地之人理所当然会遭遇的。事实上,康拉德自传呈现的远不止于此:不幸的悲剧、精彩的逃亡、复杂的人格、伟大的作家,除此之外,还有在最坏情况下的尊严和勇气。
——伊什特万·戴阿克,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历史教授
康拉德对童年的深情回忆,对于自己在战争中的早熟成长的惊人叙述,关于镇压和异见、之后的贫穷与欢乐的入木三分的犀利描绘,在动荡中带着优雅,诚实而不失苦涩,在怀疑和深情之间保持了出色的平衡。这是一本重要、启迪人心并且最终给人希望的书。
——伊娃·霍夫曼,波兰裔美国作家
这部由世界著名的作家、散文家和小说家写就的充满力量、高度具有文学性的回忆录漫然地追溯了他在大屠杀期间的匈牙利童年,以及1956年匈牙利革命期间他的学生生活。虽然它书写的是作者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和作家的成长经历,但它首先是一份对民族身份与个人身份之冲突的深思。康拉德的文字遥远而克制,却总是饱含着强烈的冲击力……这种冷静、客观的声音对于描绘记忆中模糊的零星小事和思考门格勒博士为何痴迷屠杀犹太儿童都是相宜的。
——《出版人周刊》
【编辑推荐】
◆本书是欧洲最重要的知识分子之一写就的一份关于战争、政治、文学和家庭生活的充满力量的回忆录。阅读本书犹如置身其中地经历了一次中东欧的近代历史。在阐释他的国家和世界的过程中,康拉德阐释了我们的世界。
◆本书曾获2007年国家犹太图书奖。
◆本书作者既是大屠杀幸存者,也是个人自由倡导者、国际笔会前主席、柏林艺术学院前院长、东欧最有成就的当代作家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享有极高声誉。
好的稿件是反复加工、精心修改出来的;好的编辑应该是“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匠人。本书是作者近些年在工作期间有关编辑、改稿的思考与经验总结,结合具体实例,从文章立意、写作技巧、谋篇布局、词语锤炼等六个方面,对好稿的最终成型做了细致且深入浅出的分析,旨在与业界同行分享并切磋交流采编业务,对于初涉媒体的新人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实操性。
唐朝是一个令后人无比向往的伟大朝代,但它近300年错综复杂的历史,也让人望而却步——正史《唐书》《资治通鉴》不但卷帙浩繁,读起来也晦涩难懂;小说《隋唐演义》虽然通俗易懂,但大量人物情节纯属虚构。
知名畅销书作家王觉仁,凭借深厚的唐史功底,以幽默生动的文笔,创作出比《唐书》通俗,比《资治通鉴》有趣,比《隋唐演义》靠谱的《大唐兴亡三百年》,已成为多数读者了解唐朝历史的选择。
翻开本书,领略让你全程上瘾的300年大唐全史。
亮点介绍
◆能源问题是人类社会的根本问题,读懂了能源史,也就读懂了人类史。
◆能源可能引发战争,也能促成国际合作;能源催生工业革命,也会引发经济危机;能源推动科技发展,也能造成环境破坏……
◆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得主,核能专家理查德·罗兹力作!
◆翻开本书,看能源如何从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主宰人类社会。
◆煤炭、石油、电力等能源加速了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也造成了过度开发、能源枯竭、煤炭污染、温室效应,核泄漏……
◆知识专业,文本通俗易懂,还有109幅精美插图,被《科克斯书评》称为“专业的历史”、“通俗科学的杰作”!
内容简介
能源问题是人类社会的根本问题,读懂了能源史,也就读懂了人类史。
本书透过400多年的能源史重新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从过去到未来,能源一直从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主宰着人类社会。
能源可能引发战争,也能促成国际合作
能源一直是影响国际格局的重要因素,常常引发战争。中东地区因石油争夺而战乱频发;核能在二战中轻易摧毁两座城市,甚至会引发世界性的核战争。但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只有合作才能满足人类增长的能源需求。沙特阿拉伯的石油流入了世界工厂,巴黎博览会上展示着全世界的发明成果,以及“原子能为和平服务”计划,各国纷纷进行贸易、技术、政策合作,共同为解决能源危机寻找良策。
能源催生工业革命,也会导致经济危机
煤炭为生产提供了能源,也催生了蒸汽机等机器,它们被广泛用于纺织、冶炼等各行业,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的转变,最终形成了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能源的不均衡分布及其在世界市场的流通加剧了经济的不稳定性,中东石油价格波及整个能源市场,一国的能源问题很可能演变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能源促进科技发展,也能造成环境破坏
能源催生的各种科技发明,给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煤炭时代,蒸汽机车和铁路的出现,使人们出行一日千里,不再受距离限制;电气时代,电的应用、内燃机的发明,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但人类利用能源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环境问题:过度开发、能源枯竭、煤炭污染、温室效应,核泄漏……
翻开本书,看能源如何从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主宰人类社会。
睡眠是人体修复、肌肉增长、排出情绪毒素、重新获得能量的古老方式,在人类演化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常人体每日必需的睡眠时长是8个小时,欠了睡眠债并不是依靠闲暇日补觉就能解决的,只能通过缓慢的调节来维持身体的平衡。
作者从最新科学研究出发,帮助读者认识人类的睡眠、人体的内在作息需求、睡眠缺失的影响、睡眠的各个阶段,并从行为、环境、饮食三个方面提供了如何获得优质的睡眠,以及替代性睡眠的方法等。
本站基于Calibre构建,感谢开源界的力量。所有资源搜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Github | Docker | Project
◆美国国家犹太图书奖获奖作品
◆书写一代匈牙利知识分子的命运与时代
···
【内容简介】
匈牙利作家哲尔吉·康拉德几乎见证了20世纪东欧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
1933年,康拉德出生,六岁时,“二战”爆发。
1944年,德国占领匈牙利,康拉德与姐姐前往布达佩斯投奔亲人,第二天,故乡所有的犹太人都被送往集中营,他的同学全部被杀。
1956年,苏联坦克开进布达佩斯,年轻的康拉德端着机枪在街上四处游逛。
这是一部关于战争、政治与生活的回忆录。前半部分“离去与归来”讲述了“二战”时期作为一个犹太人可能经历的爱与背叛,危难与离奇。后半部分“日食时分,独立山丘”则聚焦中欧知识分子在革命年代的行动,面对审查与监禁时的对抗,以及彼时不得不面对的去国与留驻的选择。阅读这些文字,犹如亲身经历了那段动荡激烈的东欧历史。
···
【媒体及名人推荐】
康拉德把你带到了另一个国家。另一个世界。他的文字让你身临其境。有着私密而华丽的细节。童年的世界,战争、政治、憎恨的世界。文字和渴望的世界。在阐释他的国家和世界时,康拉德也阐释了我们的世界。
——莉莉·布雷特,澳大利亚作家
·
东欧人可能会说,哲尔吉·康拉德历经两个政权和一场大革命的冒险,在别人眼中,是不幸生于欧洲此地之人理所当然会遭遇的。事实上,康拉德自传呈现的远不止于此:不幸的悲剧、精彩的逃亡、复杂的人格、伟大的作家,除此之外,还有在最坏情况下的尊严和勇气。
——伊什特万·戴阿克,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历史教授
·
康拉德对童年的深情回忆,对于自己在战争中的早熟成长的惊人叙述,关于镇压和异见、之后的贫穷与欢乐的入木三分的犀利描绘,在动荡中带着优雅,诚实而不失苦涩,在怀疑和深情之间保持了出色的平衡。这是一本重要、启迪人心并且最终给人希望的书。
——伊娃·霍夫曼,波兰裔美国作家
·
这部由世界著名的作家、散文家和小说家写就的充满力量、高度具有文学性的回忆录漫然地追溯了他在大屠杀期间的匈牙利童年,以及1956年匈牙利革命期间他的学生生活。虽然它书写的是作者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和作家的成长经历,但它首先是一份对民族身份与个人身份之冲突的深思。康拉德的文字遥远而克制,却总是饱含着强烈的冲击力……这种冷静、客观的声音对于描绘记忆中模糊的零星小事和思考门格勒博士为何痴迷屠杀犹太儿童都是相宜的。
——《出版人周刊》
···
【编辑推荐】
◆本书是欧洲最重要的知识分子之一写就的一份关于战争、政治、文学和家庭生活的充满力量的回忆录。阅读本书犹如置身其中地经历了一次中东欧的近代历史。在阐释他的国家和世界的过程中,康拉德阐释了我们的世界。
◆本书曾获2007年国家犹太图书奖。
◆本书作者既是大屠杀幸存者,也是个人自由倡导者、国际笔会前主席、柏林艺术学院前院长、东欧最有成就的当代作家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享有极高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