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书籍

漫长的诉讼

本书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发生在美国波士顿的一个真实案例,两家公司的化工厂随意堆放化学废料,污染了波士顿附近一个村镇的水源,饮用该水源的居民(尤其是幼儿)纷纷得白血病死去。真相在多年后才被发现,一个年轻的律师代表这些受害家庭提起诉讼,历经八年,终于胜诉。书中材料来自作者八年的跟踪、记录和采访,以及5 0000多页的书面证词和庭审记录。

沃本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皮革城”,人口不到四万,阿贝霍纳河从城市北部蜿蜒流过。

★1968 - 1971年,沃本市东部居民投诉自来水口感和气味不对,水质污浊呈铁锈色。市政府被迫多次关闭供水井,又数次开启。其间市政工程师一再强调:“井水绝对安全,可放心饮用。”

★20世纪70年代,沃本市先后有12个孩子患上白血病,其中8人住在半径1.5公里的区域内,6人是几乎只有一墙之隔的邻居。

★1979年春,沃本市东北部184桶工业废料的出现引爆白血病患儿家长的疑虑:被污染的井水是孩子患病的元凶?同年12月,美国疾控中心着手调查沃本地区可能存在的白血病集中高发现象。

★1982年5月14日,沃本市28名原告的代理律师施利希特曼正式向贝翠斯食品公司及W.R.格雷斯公司提起诉讼。

★1986年8月,经过51个月的取证和多次庭审,陪审团裁定贝翠斯食品公司无罪;W.R.格雷斯公司有罪,判决公布后,W.R.格雷斯公司股价暴跌,损失1.55亿美元。同年9月,原告与W.R.格雷斯公司和解,获800万赔偿金。

★1986年,原告代理律师施利希特曼宣告破产。他因本案负债累累,共投入数百万美元,先后聘用12位出众专家参与该案调查,钻探157个监察井进行水质研究。

★1989年,美国环保署宣布启动清理阿贝霍纳河地下含水层计划,并起诉W.R.格雷斯公司和贝翠斯食品公司,要求其支付清理费用。

★美国环保署公布的清理方案预计耗时50年,耗资6940万美元。

藏在史记细节里的谜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在创作《史记》时仔细斟酌了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后世阅读《史记》的人们却常常忽视被他隐藏在字里行间的细节。

本书以《史记》中的文本为基础,从军事、人心、兵器、文化、异闻5个角度,选取《史记》中的31个细节作为切入点进行解读。在讲述历史故事的同时,结合众多史料文献、考古研究,从字里行间发现《史记》中蕴含的复杂人情、人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让古老的《史记》变得新鲜有趣。

1、显微镜下看《史记》,发现司马迁的潜台词!

读史的乐趣在于挖掘,挖得越深,读得越爽!本书从《史记》文本出发,深入到《史记》的字里行间,微观读史,从军事、人心、兵器、文化、异闻五个角度,寻找不被人注意的历史细节,用60字的《史记》原文引出6000字的新故事!

2、分析31段话里隐藏的31个谜题!

圣人孔子为什么想出山辅佐乱臣贼子?

鱼肠剑真的能在鱼肠中穿行?

项羽败亡不是因为缺少战略眼光?

解白登之围的陈平“奇计”其实平平无奇?

张良吃不吃饭为什么对吕雉来讲很重要?……

从军事、人心、兵器、文化、异闻五个角度,解答司马迁不曾明白说出的问题,揭开被春秋笔法和互见法掩盖的真相!

3、兼顾趣味性与丰富性:分析历史与人心,也讲述生活与文化!

由专诸的鱼肠剑谈古代铸造技术,由“王负剑”谈秦汉的佩剑方式,由鸿门宴谈古代座次礼仪……本书拆解分析的不只是《史记》各篇章所讲的曲折故事情节、复杂权谋算计,还有潜藏在《史记》文本背后的丰富历史文化知识!

4、多方考证,层层剖析,有理有据!

历史学、考古学、考据学、文学、文字学……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搜集、查阅、援引大量史料文献,使一切分析、推论、猜想都有据可循!

Github | Docker |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