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苏童、阿城、止庵是他的忠实粉丝
朱天文,唐诺是卡尔维诺不余遗力的传播者
梁文道说他一直在准备谈卡尔维诺,可是一直没准备好
权威版本,全面修订2006年单行本译本,并增补卡尔维诺各作品自序、后记、注释等重要资料
知名设计师全新装帧,精装双封 设计,书脊烫金,封面采用原创线条图,赋予每部作品文学个性
卡尔维诺认为他“写了一种东西,它就像是在越来越难以把城市当作城市来生活的时刻,献给城市的最后一首爱情诗。也许我们正在接近城市生活的一个危机时刻,而《看不见的城市》则是从这些不可生活的城市的心中生出来的一个梦想。”
在大陆,王小波、苏童、阿城、止庵是他的忠实粉丝
在台湾,朱天文,唐诺是卡尔维诺不余遗力的传播者
在香港,梁文道说他一直在准备谈卡尔维诺,可是一直没准备好
知名设计师全新装帧,精装双封设计,书脊烫金,封面采用原创线条图,赋予每部作品文学个性
卡尔维诺 “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之一。“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包括:《不存在的骑士》《分成两半的子爵》《树上的男爵》,这三个故事代表通向自由的三个阶段,关于人如何实现自我的经验:在《不存在的骑士》中争取生存,在《分成两半的子爵》中追求不受社会摧残的完整人生,在《树上的男爵》中有一条通向完整的道路——这是通过对个人的自我抉择矢志不移的努力而达到的非个人主义的完整。
一次倔强的反抗,让科希莫从十二岁起就决定永不下树。从此,他一生都生活在树上,却将生命更紧密地与大地相连。是不是真的只有先与人疏离,才能最终与他们在一起?
《在你说“喂”之前》第一次将以下33篇文章结集:1943—1945年的8篇青年时代的短篇故事;1947—1958年的11篇故事和寓言;1968—1984年的14篇短篇小说和对话。它们或者是作者从来没有发表过的,或者是从前仅仅出现在某些杂志上的,因而它们都变成了无法找到的文本。
结集包括短篇、寓言、“不可能的访谈”,主题多样而引人入胜,机智暗讽的对象包罗法西斯独裁统治、重复性工业劳动、人类沟通的困难、建立在汽油基础之上的现代社会……全面展现了卡尔维诺的奇思妙想、幽默风趣、风格多样,以及对人类境况之荒谬的绝妙把握。
★ 此33篇之前或未公开发表过,或仅出现在某些杂志上,因而难以为读者获得,本结集进一步巩固了卡尔维诺作为一个二十世纪必不可少的作家的地位。
★ 国内读者曾自英文版(Numbers in The Dark)译出部分篇章,称为《黑暗中的数字》。此版为首次自意大利文移译的权威全本。
卡尔维诺用小说搭起迷宫,与读者你一起做文字和思想的游戏,正如情欲开放了男人和女人的时空,阅读,也让读者、作者和作品碎成万花筒里的玻璃,自由变幻着世界。繁华镜像之间,你是否看见了卡尔维诺的狡黠?
📖“我生于圣雷莫……我既生于圣雷莫也生于美洲。”
📖101次访谈全收录,跨越4个10年,全书近800页。
📖1951—1985 年卡尔维诺访谈录,简体中文版首次面世!
🔖一本“卡尔维诺百科全书”| 一部旋转棱镜般的多面性自传
🔖最珍贵的卡尔维诺的自述文集 | 无死角解谜卡翁叙事艺术与美学 思想
🌎 披露笔下作品趣事——
您为什么写作?
如果可以重来,哪本书您不会去写?
您最想成为小说中哪个人物?
🌎 分析文学的形势与命运——
如何定义您在当代意大利文学中的位置?
书籍对年轻人具有怎样的重要性?
美国当代文坛的哪些方面最有意义?
🌎 思索城市、宇宙、人类的未来——
您能想象出未来之城的形象吗?
幻想是现实的一部分吗?
您会给一个厌世的人说什么来挽救他的生命?
【内容简介】
卡尔维诺是一位不愿意谈论自己的作家,但是一生接受了超过两百次的采访。
《我生于美洲》为卡尔维诺1951—1985年间的访谈录,101次访谈跨越了4个10年。这是最珍贵的卡尔维诺的自述文集:既有对笔下作品趣事的披露、对意大利和外国文学形势和命运的分析,也有对城市、宇宙和人类未来的思索……这是卡尔维诺如何成为一名作家的故事,一部旋转棱镜般的多面性自传,一本理解卡尔维诺叙事艺术与美学思想的“解谜之书”。
【名人推荐】
博尔赫斯、马尔克斯和卡尔维诺三人同样为我们做着完美的梦,三人之中,卡尔维诺最温暖明亮。
——约翰•厄普代克
卡尔维诺的想象像宇宙微妙的均衡,摆放在伏尔泰和莱布尼兹之间。
——艾柯
卡尔维诺教会我独创性与历史本身同等重要。
——帕慕克
当世界末日来临,我想不出有比卡尔维诺更好的作家来陪伴。
——拉什迪
卡尔维诺无疑是最具天赋的意大利叙事文学家之一,《最后来的是乌鸦》正是出自这样一个年轻人之手。书里既有纯粹而魔幻的故事,也有游击队员的故事,在那里,就连战争也变成了童话故事的主题,既鲜活又遥远,就像所有的童话那样。这也是青年卡尔维诺的天赋所在以及他让人生畏的地方。
——詹诺•庞巴洛尼
有一段时间我似乎是理解了,后来一想什么也没有理解,因为他的头脑实在太复杂了。卡尔维诺的书值得反复阅读。
——莫言
我不能强求大家喜欢他的每一本书,但是我觉得必须喜欢他的主意:小说艺术有无限种可能性……我还没有探索无限,比卡尔维诺差得远。
——王小波
批评家们乐于把卡尔维诺与纳博科夫和博尔赫斯相提并论,实际上,卡尔维诺的影响力要更大,也更持久些。……卡尔维诺的故去,意味着纯文学的终结。至少对于西方文学来说是如此。
——陈晓明
★ 卡尔维诺×非虚构写作,卡尔维诺怎样用想象力驾驭非虚构写作?
★ 卡尔维诺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作品。
★ 天马行空的想象和独辟蹊径的视角,展现仅属于卡尔维诺的的观看之道。
想让卡尔维诺带着你,去蓬皮杜中心看展览,去莎士比亚书店挑新书,或者去日本、墨西哥和伊朗旅行吗?来读《收藏沙子的旅人》吧。
《收藏沙子的旅人》是卡尔维诺看展、读书、旅行的随笔集。他以天马行空的方式,告诉我们看展时该怎样屏气凝神又神游天外,读书时该怎样旁征博引又独辟蹊径,旅行时该怎样入乡随俗又超然世外。卡尔维诺用无尽的想象力超越了这些文章本来的局限,既从沙子收藏中看见旅人走过的世界,也在读书和旅行中看见大千万象的存在之核。
阅读《收藏沙子的旅人》,就像进入卡尔维诺异想天开而又激情澎湃的大脑……这部文集能够改变你观看世界的方法。
——P.D.史密斯,《卫报》
本站基于Calibre构建,感谢开源界的力量。所有资源搜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Github | Docker | Project
王小波、苏童、阿城、止庵是他的忠实粉丝
朱天文,唐诺是卡尔维诺不余遗力的传播者
梁文道说他一直在准备谈卡尔维诺,可是一直没准备好
权威版本,全面修订2006年单行本译本,并增补卡尔维诺各作品自序、后记、注释等重要资料
知名设计师全新装帧,精装双封 设计,书脊烫金,封面采用原创线条图,赋予每部作品文学个性
卡尔维诺认为他“写了一种东西,它就像是在越来越难以把城市当作城市来生活的时刻,献给城市的最后一首爱情诗。也许我们正在接近城市生活的一个危机时刻,而《看不见的城市》则是从这些不可生活的城市的心中生出来的一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