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在场 Presence"丛书包含的书籍

与父亲的奥德赛

★ 古希腊英雄父子的传奇史诗,交叠当代父子的平凡人生

★ 当古典学教授的文学课堂,迎来数学家父亲,细读关于漂泊与回家的12110行史诗

★ 他对父亲迟来的认识,也是我们所有人对父亲的理解与误解

★ 那漫长而曲折的旅程,终将抵达所有故事的终点

诺娜·巴拉基安优秀评论奖获得者、美国当代古典学家丹尼尔·门德尔松的文学与人生

△贝利·吉福德非虚构奖短名单

△《科克斯书评》年度最佳回忆录

△《新闻日报》年度图书

〰〰〰 〰〰〰 〰〰〰 〰〰〰

哪一面才算真正的自己?

《奥德赛》如此设问,且一个人可能有几重面貌呢?

那一年,父亲旁听我的《奥德赛》研读课,之后我们跟随奥德修斯的脚步巡游观光。

由此我明白,答案可能出人意料。

〰〰〰 〰〰〰 〰〰〰 〰〰〰

门德尔松81岁的数学家父亲去旁听儿子给本科生开设的《奥德赛》研读课,细读关于“漂泊与回家”的12110行史诗,之后父子二人又一起参加《奥德赛》主题游轮旅行。在文本与空间的“奥德赛之旅”中,他得以一次又一次重新理解父亲。

《奥德赛》是英雄漂泊多年,历尽千辛万苦得以归乡的故事;也是稚子长大成人,在寻父过程中逐渐了解父亲的故事。

《与父亲的奥德赛》则将《奥德赛》中古希腊英雄父子的传奇史诗与当代父子的普通人生并置,在文本与现实的交叠中,两对父子相互映照。

时空交错的回旋里,父、子与史诗的故事缓缓展开。

瓜亚基印第安人编年史

★ 比肩《忧郁的热带》,击败时间的民族志书写

★ 作者师从法国国宝级人类学家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 美国当代小说大师保罗·奥斯特翻译本书英文版并作序推荐

我相信,你简直无法不爱上这本书。

作者写作时的慎重与耐心,观察之犀利,其中的幽默,思维之严谨与书中的悲悯——这些 品质相得益彰,共同造就了这部重要又令人难忘的著作。这是一个人经历的真实故事,提出的都是最根本性的问题:一个人类学家是如何得知信息的,两种文化之间会进行什么样的交易,人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保守秘密?

在为我们刻画这个未知的文明时,克拉斯特的写作带着优秀小说家的狡黠。他对细节的关注一丝不苟、无比精确;而他那种将自己的思想融汇为胆大又自洽的论点的能力往往令人称奇。他是那种极为少见的、毫不犹豫就采取第一人称写作的学者,而最终的成果不仅仅是一幅他所研究的民族的肖像,也是一幅他本人的自画像。

—— 保罗·奥斯特

--------------------------------------

与南美丛林中最后的食人部落一同生活,见证出生、成年、婚配、死亡、节日、祭祀……

浸入瓜亚基人的生活与头脑,真挚发问:

人类能不能放弃追求一切,告别惶惶不可终日,

拒绝屈服权力,也拒绝过度生产,更从容、自由、坚定地生活,摆脱外部世界的束缚?

--------------------------------------

瓜亚基人,一群生活在巴拉圭密林中的印第安人。他们以打猎、采集为生,有自己的语言、风俗与社会制度。16世纪起,西方殖民者和当地居民一道,不断占领、吞食他们生活的领地,他们躲避、抗争、流亡、被“安置”……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这个部落的人口已不足三十。

1963年,本书作者、法国人类学家皮埃尔·克拉斯特在瓜亚基人被安置于定居点后进入了这个部落,与他们一同生活,对他们在生育、死亡、饮食、求偶、部落管理、性向认同、劳动分工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书写。

在书中,克拉斯特直面瓜亚基人的残忍、习俗之状况,以及他们缓慢的衰亡。这是一种充满人情味的民族志书写,情感充溢全篇:克拉斯特于瓜亚基人一同经历了生育、成年、死亡与逃亡;它也是一种客观的民族志,摈弃了一切道德偏见:面对瓜亚基人的吃人风俗,卡拉斯特并没有止步于猎奇与惊叹,而给予他们最大程度的理解。

法国著名哲学家吉尔·德勒兹面对这部作品,感叹道:“这本奇妙的著作标志了一种新型民族学的开端:它富于感性、积极于行动,又充满政治性;它是‘种族大屠杀’一词彻底的对立面。”

野泳去

⭐⭐⭐“当代梭罗”,自然文学经典之作。畅销多年,影响改变无数人。

⭐⭐⭐跃入荒野,告别内耗!

●跳进水里、跨越边界,视人生为游戏、视快乐为彩头

●自然文学大师罗杰·迪金 充满水的一生

●雾、雨、沟、渠、河、沼、湖、海……所有水体,都向你敞开。

================= ==================

英国自然文学大师罗杰·迪金18个月穿游英国河流湖泊的沿途见闻记录:

他游过河水、小溪、瀑布、泥浆、深潭与大海,当然也有浴场和泳池;

他有时穿着如同香蕉皮的潜水服,有时也能解放天性,与水肌肤相亲;

在水中,他与青蛙、水獭、黑水鸡、鳗鱼同游;

在水面,他以山楂树、梣树树梢的高度,与狐狸对视、看着豆娘与蜻蜓在眼前翻飞、老鹰盘旋而来、红尾鸲在树枝间跳跃;

出水后,他躺在有小昆虫和委陵菜、景天、鼠尾草、百里香、酸模、紫花欧石楠、毛地黄的草地上晾干自己。

罗杰·迪金的这些经历,是为了理解D.H.劳伦斯在《第三种东西》中提到的谜团:

“水是H2O,两份氢,一份氧,

然而,还有第三种东西,让水成为水

那究竟是什么,无人知晓。”

====================================

罗杰·迪金是这个时代的梭罗。——布克奖2013年评委会主席 罗伯特·麦克法伦

这趟旅程给予罗杰——以及这本书成千上万的读者—— 一种神奇的、让一切都变得陌生的“蛙眼视角”:从水面看去,世界焕然一新。——布克奖2013年评委会主席 罗伯特·麦克法伦

随着迪金的出发,读者开始了解他眼中的自然世界。小小的贝壳是淹死的水手的灵魂;每一朵花都有名字。他跟随蜜蜂或蜻蜓飞行,让我们分享它的日常事务。他思考与他一起游泳的鳗鱼。他真的在考虑它们……时间在他的笔下不断延长……他避免描述画面。相反,他转移我们的视线,让我们慢慢地观察真实的时间……他的书的非凡之处和可悲之处在于,它所关注的问题仍然是如此紧迫……在每一片水域中,迪金都向我们介绍了精彩的边缘人物……这本书静静地充满了情欲.……他对游泳的描述充满咸味和亲切感。在全书的 36 个章节中,它的结构就像一个河流系统,其中的组织原则就像水一样,是重力。——《哈珀斯》杂志

他通过英国溪流和河流的毛细血管网描绘了英国的地图……这本书还记录了他一路上遇到的人,从把他从温彻斯特学院的伊钦河边赶走的不友好的学校官员,到一个非同寻常的沼泽地鳗鱼人的小故事……迪金的这本书之所以如此吸引人,使其成为如此美妙的旅行伴侣,除了其精准的描述和深刻的人性之外,还在于它的颠覆性。在野外游泳,远离 “健康与安全”,没有人监督,往往没有人注意,这种行为在某种本质上是一种安静的反抗行为。——《卫报》

我最初喜欢他写的关于游泳的文章,是因为他敏锐地发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在《野泳去》中,这种爱丽丝梦游仙境般的迷人气质跃然纸上。我注意到人物情绪的变化,就像在原地重现一样.……迪金在阐述他所处环境的感官享受时,提醒我注意观察。他以细腻、颗粒状的细节渲染了生命的脉搏……为了应对失去、痛苦和悲伤,我们不断前进。我们寻求新的、美好的事物,推动我们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在本书的第一本美国版中,罗杰·迪金——我们最睿智的水师之一 ——为我们指引了道路。——《户外》杂志

罗杰·迪金是扶手椅游泳这一运动的最佳伴侣。引人入胜、充满洞见、坦率直言。——《电讯报》

趣味无穷……罗杰·迪金以一腔的热情与暖意描绘了一个冰冷潮湿的主题,挖掘出了其闪亮的质地,实属不易。——《卫报》

曼妙的文字让人神清气爽、诙谐、睿智,让人莞尔一笑,这是一本充满力量与生机的书。太喜欢了!——布克奖决选名单入围作家 Jane Gardam

一个真正的英伦怪才,一段美妙烂漫的佳话。——《金融时报》

一本不同寻常的旅行文学,带有对于现代英国丰盈而深刻的观察与思索。——《独立报》

对于环境与文化的关注精巧地融合于这部令人陶醉的、别出心裁的旅行叙事中,堪称杰作。——《独立报》

灵动鲜活的记叙……迪金一次次把我们推进冰冷而令人振奋的激流,荡涤于疼痛与闪光间。——《好书推介》

以鹰之名

●《纽约时报》21世纪百大好书第40位

●最负盛名的非虚构文学奖塞缪尔·约翰逊奖获奖作品

●科斯塔图书奖最佳图书:

“非常独特、美丽的一本书,带有灼痛的真情流露与出色的描写叙述,举世无双的现代文学。”

一个骤失父亲的女儿,一位写出传世亚瑟王传奇的潦倒作家,

以鹰的名义,他 们相隔百年却遥相呼应——有些伤口,永远 不会愈合。

以驯鹰的名义,他们放飞手中的鹰,期望那条象征习惯、饥饿、伙伴,被驯鹰人称为“爱”的线,永不消失……

--------------

2007年,父亲骤然离世的那段日子,海伦·麦克唐纳回忆:“当时我再也不想当人,选择走入小时候本能迷上的苍鹰世界,因为做一个人,我就会感受心里深处那不见底的悲伤和情绪。我想停止那一切,飞离那一切,我想变成其他生物。”

她开始训练世上最难驯服的禽鸟:苍鹰,自由野性的象征。日日活在鹰的世界,离开人群投入荒野天际。在这个过程中,她与儿时熟读的作品《苍鹰》的作者T.H.怀特重逢,追寻了与自己相同的怀特离群索居、训练苍鹰的过程。

--------------

非常独特、美丽的一本书,带有灼痛的真情流露与出色的描写叙述,举世无双的现代文学。——科斯塔文学奖

我深信它即将成为以大自然为题材的经典之作。——《卫报》

这本近似野性的美丽之书,告诉我们原来出色的自然书写可以如此揭示我们与野生世界的亲密关系。它如此高明,有时候还会伤害着我而暂时无法阅读;它在心头划出鲜血,却可以疗愈人心。让人马上就想读的经典。——《纽约时报》

麦克唐纳这本书的精髓在于,她用一针一线将各种不同的碎片编织而成,字字句句富有深度含意。 它最有趣的一点是,她把我们所居住世界的外在与核心看得一清二楚。 ——《纽约书评》

人与自然心灵相通的结构,结合崭新与怀旧的自然写作与人文哲思,原创性十足,也是失落与疗愈的奇幻“文学”,从来没有人像她因为看了一只猛禽飞过天空,而改变了人生。——《国家》

优雅自如地融合自然书写、个人回忆录、文学肖像、丧亲试炼……它用你没想过的方式照亮着你从没想过要探寻的角落。 ——《华盛顿邮报》

她把人类与动物之间的邂逅,描绘写得引人入胜。——《国家地理》杂志

一本结合回忆录、自然文学、史实与驯鹰术的卓越之书,它跟之前读过的书完全不同。 麦克唐纳在她的回忆录里,用丰富的文字表现告诉我们,只要抬头看这个世界,就可以改变我们已经顺从或认命的人生。 ——《洛杉矶时报》

Github | Docker |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