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麦·外国文学经典"丛书包含的书籍

夜莺与玫瑰

除了《小王子》,成人童话我们还看王尔德《夜莺与玫瑰》。

第一部真正写给成人看的童话,他第一个提出成人童话概念。

王尔德说:“童话不是为儿童而写,是为十八到八十岁之间孩童般的人所写。”

译者谈瀛洲,翻译家、作家、学者,复旦大学外文教授,王尔德及唯美主义研究专家,为读者带来 更精准及深入文风和作者思想的翻译。

奥斯卡·王尔德,莎士比亚之后,英国最伟大的语言大师。

《快乐王子》《夜莺与玫瑰》《自私的巨人》不但是英国文学经典,更是世界文学经典,已被收入语文新课标。

他第一个提出成人童话概念,并宣布他的童话为成人而写。

所写童话以唯美的爱与善闻名世界。

《夜莺与玫瑰》收录了王尔德全部九篇童话,《快乐王子》《夜莺与玫瑰》《自私的巨人》《忠实的朋友》《了不起的火箭》《 年轻的国王》《西班牙公主的生日》《渔人和他的灵魂》《星孩》。另外还收录了国内罕见的六篇王尔德散文诗《艺术家》《行善者》《弟子》《导师》《审判所》《智慧的教室》。

译者谈瀛洲是复旦大学外文教授、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王尔德及唯美主义研究专家,为本书带来更精准及深入文风和作者思想的翻译。

王尔德记叙的是生命里的美丽与哀愁——平凡生活里的爱,精神世界中的美,以及这两者的毁灭给人的心灵带来的巨大痛苦,突出了神性的救赎与归宿。王尔德不再重复王子与公主幸福地生活一百年的陈词滥调,也不表达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美好愿望,只用一种淡然超脱的口吻来讲述悲剧,借助人物交错的视角与眼光让读者听见渔人长长的叹息,夜莺最后命若游丝的歌声,小矮人哀哀的哭泣和他的心破裂的声音。他以不完美的童话反复叩问生活中处处存在的矛盾与悖论、影射现实社会的困顿与复杂,以曲折的方式展现他对艺术、爱情及人生完美而纯粹的追求。

人性的枷锁

【内容简介】

《人性的枷锁》是毛姆具有自传性质的经典作品,也被认为是首屈一指、流传甚广的重要代表作。

和《月亮和六便士》《面纱》《刀锋》一道,奠定毛姆“故事圣手”基础和文学史独特地位。

故事以毛姆亲身经历为蓝本,描述了身有残疾的主人公菲利普从孤儿到长大的完整过程,

亲情、爱情、友情,校园、艺术、理想,在重重枷锁中,苦寻自由而难得,最终发现这都是人性的本来面目。

是否能摆脱这人性的枷锁?什么是长大,什么是成熟?答案在风中飘,带着笑和泪。

“你为什么不再写一部《人性的枷锁》这样的小说呢?”

“因为我的生命只有一次。搜集这个故事的材料花了我三十年。”

原名「史蒂芬·凯利的艺术人生」,首次出版于1915年;曾被数次改编为电影和话剧。

据班坦戴尔出版公司2006年版完整译出,参校兰登书屋2000年版。

★ 故事圣手毛姆的首推代表作,强悍写作功力的全面展示,字里行间透露作者真实的人生感喟;

★ 特别送上毛姆本人所写的序言,介绍本书的前因后果。译者写作导言,补充介绍毛姆其人其书;

★ 全一册,原貌呈现,保持文本原汁原味,不人为割裂作品的经典性(和其他译本比较而言);

★ 根据英文经典版本完整译出,校以他版。由单人独立译完,一气呵成,前后连贯,保证品质如一;

★ 多达288条详细注解,精心挑选审定,帮助更好理解文本及文化背景,注释亦可单独阅读成章。

【名人推荐】

★ 天才的著作。毛姆是一位艺术大师。——著名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美国的悲剧》作者

★ 毛姆是对我影响最深的现代作家。——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1984》作者

★ 毛姆一直在我最喜爱的作家之列。——著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作者

★ 我们这个时代的全部作者,不可能对毛姆的大作做得到漠然。——戈尔·维达尔,美国作家、政论家

★ 听好了,对这本书我的感受只有四个字:无所不包!——美国著名歌手Nicki Minaj

★ 《人性的枷锁》毫无疑问当被列入“现代文学运动巨著一百种”。——英国著名文学批评家西里尔·柯诺利

【媒体推荐】

★ 二十世纪百佳小说作品之一。——现代图书馆(The Modern Library)

★ 作家毛姆广为流传的经典小说,每个字都有吸引力。——《纽约时报》

★ 毛姆九十岁时最喜欢读世界各地的读者来信,他的作品还在被千万人阅读。——《纽约客》

★ 毛姆的《人性的枷锁》是我读过最好的小说之一。平实的语言下藏着机锋。——美国亚马逊

★ 我爱上了这部小说,它像是在跟我说话,我沉醉其中。——Good Reads

★ 我会把毛姆的书推荐给任何一个朋友。——知乎网友

★ 期待毛姆带来的震撼。——《南方周末》

涅朵奇卡:一个女人的一生

【编辑推荐】

◆陀思妥耶夫斯基高分神作,全新回归。

◆王小波读完终生难忘:“我看了这本书,而且终生记住了前半部。我到现在还认为这是一本最好的书,顶得上大部头的名著。我觉得人们应该为了它永远纪念陀思妥耶夫斯基。”

◆全新译本——俄语直译,力求贴合原作语言风格。

◆全彩插画——俄罗斯艺术家伊利亚·格拉祖诺夫国家美术馆亲自授权,书中名场面一一再现。

◆精装典藏——新锐设计师操刀,圆脊精装,精巧小开本,轻盈便携。

·

【内容简介】

1848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开始创作《涅朵奇卡》。

1849年,他被流放西伯利亚,之后中断了创作,导致这部小说未完成。

小说最初发表时曾有一个副标题:《一个女人的历史》。

故事以女性第一视角,讲述了主人公涅朵奇卡三段迥异的生活——分别是“童年”、“新生活”和“奥秘”。

书里的典型人物叶菲莫夫,带有陀氏浓重的自传气质。那时陀氏尚未成名,同样自负又自卑,常常为自己病态的自尊心所折磨。陀氏对他的心理描写,入木三分,成为后来软弱失意者的典型。

另一位闪光人物是卡佳郡主。陀氏倾尽温柔之笔,让涅朵奇卡在此感受到了纯粹的爱和温暖。

故事在涅朵奇卡与寄养家庭的男主人发生冲突的时刻戛然而止。但根据当时发表的最后几页看,陀氏是想让涅朵奇卡冲破家庭的樊笼,最终独立自由地生活。

书中的每一部分,既可以当作整部小说的一个环节,又可以独立成章。

·

【名人推荐】

◆我看了这本书,而且终生记住了前半部。我到现在还认为这是一本最好的书,顶得上大部头的名著。我觉得人们应该为了它永远纪念陀思妥耶夫斯基。我永远也忘不了叶菲莫夫的遭遇,它使我日夜不安。并且我灵魂里好像从此有了一个恶魔,它不停地对我说:人生不可空过,伙计!——王小波

◆在我看到《绿毛水怪》之前,刚好看过这本书,印象极为深刻,而且一直觉得这是我内心的秘密。没想到竟在小波的小说中看到了如此相似的感觉,当时就有一种内心秘密被人看穿之感。——李银河

荒原狼

“我们所知的世界,包含其中的不公、腐朽和恶意,如何与我们信任的理想和至高愿景相协调?

一切赋予生命价值的神圣事物——美、爱、真理和善,是真实的还是空洞的幻象,给人慰藉的错觉,我们最珍视的希望和创造?

音乐仅为娱乐服务,还是一条步入内心的通道,让人类在被异化的现实中得以肢解自我并在忘我的状态下获得瞬间的幸福并回忆天堂?

我们的自我,被扼杀在社会的诫命下,又为何深感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不朽者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如果生命终将结束于坟墓中,我们又为何致力于艰辛地塑造自我,探索永恒?”——姜乙

一百年前黑塞借荒原狼哈里·哈勒之笔写下的预言在往后的时间里一一应验。

在《荒原狼》中你可以看到不曾见过的、令人可畏的坦诚,它是知识分子式的,更是生而为人的坦诚。

如果二十世纪以来有过某种向内的、振聋发聩的声音,那一定来自黑塞笔下的角色。

可以确认的是,同《悉达多》一样,《荒原狼》同样是一首长诗——

“这是一场对生而为人的最残酷的庆祝,是一部反对平庸的充满勇气的诗篇。”

《荒原狼》是黑塞出版于1927年的长篇小说,带有强烈的自传色彩。它是赫尔曼·黑塞以对主人公哈里·哈勒的考察,力求揭示和解决其本人与大众文化、工业社会和权力阶级的冲突以及深层心理危机的文学表达。小说在创造性的多重视角间切换,匿名出版人、一本名为《论荒原狼》的手册、哈里本人,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市民社会图景,以及游离期间的边缘人荒原狼。

Github | Docker |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