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畅销图书
※《纽约时报》《时代杂志》《华盛顿邮报》2019年年度非虚构类图书
※奥威尔奖获奖作品,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2019年年度非虚构类图书
※奥巴马2019年书单
.
1972年年底的一天,十个孩子的母亲琼•麦康维尔被一伙蒙面人从贝尔法斯特的家中绑走,她的孩子们从此再也没见到她。这是北爱尔兰冲突中最为臭名昭著的一桩案件。
2003年,在《北爱尔兰和平协议》签订五年后,人们在海滩上发现了一具人类骨骼。当麦康维尔的孩子们被告知骸骨的衣服上有一个蓝色的别针时,他们知道这就是他们的母亲。
究竟是谁杀害了琼•麦康维尔?
试图追寻真相的人们像是撞到了一堵无声的、坚实的墙壁:谁都不愿提起这件事。
“无论你说什么,什么也别说。”诺奖得主、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这样说道。
————
北爱尔兰冲突中的暴力、猜忌、复仇和沉默不仅折磨着被害者麦康维尔的孩子们,也折磨着共和军的成员们。
暴力、猜忌、复仇和沉默,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
本书是对一桩北爱尔兰骇人听闻的绑架谋杀案的真相追踪,并以这桩谋杀案为切入点,剖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的北爱尔兰冲突及其和平进程。本书是基于大量研究、采访、文献数据写作而成的扎实可信的非虚构作品。
※美国高校德国史指定读物
※纳粹研究名著 读懂纳粹绕不开的书
※德国版的《叫魂》:20世纪30年代初,魏玛德国的“大萧条”大恐慌
※四次重版 首次汉译
—————————————
“经典研究力作。”
——《历史与记忆中的第三帝国》《第三帝国的到来》作者理查德•J.埃文斯
“感性的、充满想象力的……阿伦研究了一个纳粹统治下的真实德国社区……他对于这上百个片段(浓缩着人类的悲剧和反讽命运)的诠释是天才式的。”
——《美国历史评论》
为这个无名之地立传,因为它是理解纳粹在地方层面运作最佳的切入点。
小镇上的纳粹分子好像精准地知道该说什么,什么时候说,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以便赢得大部分镇民的选票。
他们针对一次又一次的选举,精心策划了讲座集会、盛装游行、舞会、军事演习……他们会根据每一次活动的反馈仔细地总结经验,修改下一场活动的安排。
一切,都是为了掌权。
《纳粹掌权:一个德国小镇的经历》展示了纳粹独裁政权如何通过宣传手腕巧妙地超越民主制度,并且夺取权力。威廉•谢里登•阿伦依靠当地报纸、期刊、报告、预算信息、犯罪统计数据、采访当事人以及法律记录,解剖了诺特海姆这个德国小镇,用显微镜般的视角精确地描绘了一个昏睡小镇向纳粹据点的转变。在这一有力的分析中,阿伦认为,以往人们所认为的希特勒在国家层面上掌权的普遍看法是一种误解,与此相反,希特勒如果没有地方上的狂热支持者,第三帝国永远不会出现。阿伦的研究展示了纳粹能够利用尖锐而精细的宣传手段来发掘群众的弱点,因此,这本书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研究,也是对人性的研究。
本站基于Calibre构建,感谢开源界的力量。所有资源搜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Github | Docker | Project
※《纽约时报》畅销图书
※《纽约时报》《时代杂志》《华盛顿邮报》2019年年度非虚构类图书
※奥威尔奖获奖作品,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2019年年度非虚构类图书
※奥巴马2019年书单
.
1972年年底的一天,十个孩子的母亲琼•麦康维尔被一伙蒙面人从贝尔法斯特的家中绑走,她的孩子们从此再也没见到她。这是北爱尔兰冲突中最为臭名昭著的一桩案件。
2003年,在《北爱尔兰和平协议》签订五年后,人们在海滩上发现了一具人类骨骼。当麦康维尔的孩子们被告知骸骨的衣服上有一个蓝色的别针时,他们知道这就是他们的母亲。
.
究竟是谁杀害了琼•麦康维尔?
.
试图追寻真相的人们像是撞到了一堵无声的、坚实的墙壁:谁都不愿提起这件事。
“无论你说什么,什么也别说。”诺奖得主、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这样说道。
.
————
北爱尔兰冲突中的暴力、猜忌、复仇和沉默不仅折磨着被害者麦康维尔的孩子们,也折磨着共和军的成员们。
暴力、猜忌、复仇和沉默,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
.
本书是对一桩北爱尔兰骇人听闻的绑架谋杀案的真相追踪,并以这桩谋杀案为切入点,剖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的北爱尔兰冲突及其和平进程。本书是基于大量研究、采访、文献数据写作而成的扎实可信的非虚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