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客·这本史书真好看文库"丛书包含的书籍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内容简介】

·

两千年来,丝绸之路始终主宰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帝王、军队、商人、学者、僧侣、奴隶,往来在这条道路上,创造并传递着财富、智慧、宗教、艺术、战争、疾病和灾难。

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和文明风靡全球;罗马和波斯在路边缔造了各 自 的帝 国;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沿着丝绸之路迅速崛起并传遍整个世界;成吉思汗的铁骑一路向西,在带来杀戮的同时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大英帝国通过搜刮丝绸之路上的财富,铸就了日不落的辉煌;希特勒为了这条路上的资源,将世界推入了战争和屠杀的深渊。时至今日,丝绸之路上恐怖主义,依然是美国争霸道路上挥之不去的梦魇。

翻开这部包罗万象的史诗巨著,您将发现,丝绸之路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世界史,丝绸之路就是人类文明最耀眼的舞台。它不仅塑造了人类的过去,更将主宰世界的未来。

·

·

【编辑推荐】

·

◆新浪2016年度十大好书!豆瓣2016年度十大历史书!《21世纪经济报》2016年度十大书!

◆牛津大学资深历史学家解读:中国为什么要打造“一带一路”顶层战略!

◆破天荒!《人民日报》19天内两度刊文推荐!掀起全国公务员团购热!

◆上海市委宣传部推荐书目!深圳市委宣传部部长李小甘公开推荐!

◆《光明日报》《解放日报》《环球时报》《文汇报》《国际先驱导报》好评如潮!

◆巴曙松、梁小民、吴晓波、陈功、葛剑雄、荣新江、许纪霖、樊登、鲍达民等国内外政商学文界巨擘联袂推荐!

◆全景展现丝绸之路这一两千年来始终主宰人类文明的世界十字路口!

◆英国亚马逊世界历史类No.1!美国亚马逊历史地理类No.1!印度非虚构榜No.1!

◆席卷英国、美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波兰、土耳其、印度、韩国等23个国家!

◆《纽约时报》畅销书,《泰晤士报》《卫报》《每日邮报》《观察者》《彭博商业》《历史今日》2015年度图书、彭博社2015年度历史图书!

·

·

【名人推荐】

·

本书对(丝绸之路)这一地区文化、宗教和历史的详细阐述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理解丝绸之路上纷繁复杂的利益纠纷和遍地荆棘,而这正是当前中国倡议‘一带一路’战略亟待强化的现实课题。

——巴曙松(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金融学教授)

·

认真阅读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的著作,也许并不仅仅取决于你的兴趣和知识,它所引发的思考,的确可能攸关你的命运和未来。

——陈功(安邦集团创始人、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信息项目的负责人)

·

以前世界史读了那么多次我都没理解,这次读完《丝绸之路》我发现,原来世界是围绕着丝绸之路转的,丝绸之路才是世界的核心。

——樊登(著名领读人、前央视主持人、樊登读书会发起人)

·

此书视野广,涉及面广,颇具新意,特别是非常重视中西本土文化、宗教、历史及其对世界的影响,有利国人开阔眼界,摆脱对历史的自娱自乐。

——葛剑雄(复旦大学著名历史学家)

·

本书是从中国延展出去的丝绸之路的一部崭新通史。对于热切需要了解“一带一路”的中国读者来说,这部中译本有如来自异域的西瓜,既让我们知道丝绸之路的甘甜,也要警觉这条道路的艰辛和火辣。

——荣新江(北京大学著名历史学家)

·

彼得•弗兰科潘颠覆了我们过去对世界的理解。

——鲍达民(麦肯锡全球总裁)

·

这的确是一本好书,它将世界史的一个重要阶段,植入了一个全新的框架里面,非常有意思。

——陈功(安邦咨询创始人、“一带一路”战略最早的研究者之一)

·

这是一部揭示全球史新观念的著作,将解构我们过去对世界史的种种陈旧认识。

——徐文堪(著名中亚史专家,本书审校)

·

包罗万象、雄心勃勃、成就极高的一部史诗级巨著。

——威廉•达尔林普(英国著名历史学家)

·

弗兰科潘用精美睿智的语言,演绎了一部聚焦东方的世界史。

——《经济学人》

·

标榜自己是“全新的世界史”的书有很多,此书是难得的名副其实的一本。

——《泰晤士报》

成吉思汗:意志征服世界

他曾4次差点饿死、3次被追杀亡命、2次全军覆没、3次众叛亲离,但每次他都在绝境中爆发出疯狂的意志,卷土重来,直至征服全世界。

这是成吉思汗征服世界的历史,更是一部成吉思汗的个人征服史。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打下的蒙古帝国地跨欧亚,是世界历史上最庞大的帝国,极盛时期版图东到太平洋,北抵北冰洋,西达黑海沿岸,南至南海。今天的匈牙利、波兰、俄罗斯、韩国都曾是大蒙古帝国的一部分。

他9岁丧父,又连遭族人、部众的抛弃,从贵族之家坠入痛苦的深渊,险些在荒原中饿死;

六七年后,被死敌泰赤乌人生擒,死里逃生,重回流亡之路,几年的积蓄毁灭殆尽;

41岁时,早已统一蒙古部落的成吉思汗却再次溃败,只剩下19人追随左右……

然而,成吉思汗却凭借他惊人的意志,顶住了一次次失败的打击,每次都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榨取敌人的经验、力量,以更强大的自我卷土重来;通过不断的浴血奋战,以极少的兵力横扫欧亚大陆,创建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帝国——蒙古帝国。极盛时期的蒙古帝国覆盖了当时的半个世界,将40多个国家、720个民族一一收入囊中。

“体力坚强,只能战胜独夫;意志坚强,才能战胜万众。” 成吉思汗对他的孙子忽必烈说。

翻开本书,在热血沸腾的世界征战中,领悟一代世界征服者最朴实的征服之道。

明朝为何说亡就亡

◆ 从党争、财政、流民、外敌等10个视角,讲透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

◆ 明亡于万历还是崇祯?亡于东林还是阉党?……囊括万历与崇祯、东林与阉党、李自成与努尔哈赤、熊廷弼与袁崇焕……

◆ 辨析各种观点真伪,多方位解析明朝为何说亡就亡!

◆ 中国明史学会首席顾问、江西师范大学教授、《百家讲坛》名师方志远老师新作!

◆ 文风好读、幽默,又不失严谨性,阅读体验良好!

◆ 翻开本书,看透明朝究竟为何而亡!

◆ 顺着文库编号读历史,中国史来龙去脉无比清晰!读客中国史入门文库。

—————————————————————————————————————

1644年,明朝灭亡。一直以来,人们对明朝为何而亡的问题争论不休:一些“明粉”觉得,这么好的明朝,为什么说亡就亡了?还有一些朋友勉强属于“明黑”,他们觉得,明朝的问题这么多,不亡没有天理。

本书从党争、财政、流民、外敌等视角出发,讲透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

明朝之亡是亡于万历还是亡于崇祯?是亡于宦官还是亡于文官?是亡于东林还是亡于阉党?是亡于无钱还是亡于无兵?是亡于“流贼”还是亡于女真?是亡于天灾还是亡于人祸?是亡于藩府还是亡于富户?是亡于海外白银还是亡于国内加派?是亡于社会开放还是亡于政府封闭?是“亡国”还是“亡天下”?

从党争、财政、流民、外敌……讲透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

翻开本书,看透明朝究竟为何而亡!

能源传:一部人类生存危机史(能源问题是人类社会的根本问题。读懂能源史,也就读懂了人类史!)

亮点介绍

◆能源问题是人类社会的根本问题,读懂了能源史,也就读懂了人类史。

◆能源可能引发战争,也能促成国际合作;能源催生工业革命,也会引发经济危机;能源推动科技发展,也能造成环境破坏……

◆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得主,核能专家理查德·罗兹力作!

◆翻开本书,看能源如何从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主宰人类社会。

◆煤炭、石油、电力等能源加速了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也造成了过度开发、能源枯竭、煤炭污染、温室效应,核泄漏……

◆知识专业,文本通俗易懂,还有109幅精美插图,被《科克斯书评》称为“专业的历史”、“通俗科学的杰作”!

内容简介

能源问题是人类社会的根本问题,读懂了能源史,也就读懂了人类史。

本书透过400多年的能源史重新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从过去到未来,能源一直从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主宰着人类社会。

能源可能引发战争,也能促成国际合作

能源一直是影响国际格局的重要因素,常常引发战争。中东地区因石油争夺而战乱频发;核能在二战中轻易摧毁两座城市,甚至会引发世界性的核战争。但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只有合作才能满足人类增长的能源需求。沙特阿拉伯的石油流入了世界工厂,巴黎博览会上展示着全世界的发明成果,以及“原子能为和平服务”计划,各国纷纷进行贸易、技术、政策合作,共同为解决能源危机寻找良策。

能源催生工业革命,也会导致经济危机

煤炭为生产提供了能源,也催生了蒸汽机等机器,它们被广泛用于纺织、冶炼等各行业,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的转变,最终形成了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能源的不均衡分布及其在世界市场的流通加剧了经济的不稳定性,中东石油价格波及整个能源市场,一国的能源问题很可能演变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能源促进科技发展,也能造成环境破坏

能源催生的各种科技发明,给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煤炭时代,蒸汽机车和铁路的出现,使人们出行一日千里,不再受距离限制;电气时代,电的应用、内燃机的发明,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但人类利用能源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环境问题:过度开发、能源枯竭、煤炭污染、温室效应,核泄漏……

翻开本书,看能源如何从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主宰人类社会。

Github | Docker |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