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秦汉史"标签的书籍

三国前夜

洛阳城北的夏门,四方之通衢,人流如织;因为面对北邙山,亦是人鬼殊途之地。

夏门外的门亭,自然是迎来送往,好不热闹。大将军梁冀特意把李固、杜乔的尸体扔在夏门外,好让天下人都能看见,即使贵为三公,和他作对就是这般下场。他还下令,如果有人胆敢悼念哭丧,一律以罪论处。

梁太后同 意杀死“李杜”,既有维护梁氏家族的私怨,也有对士大夫为维护礼教而迸发出的力量的担忧。“李杜”之死仿佛一曲前奏。二人为了天下的纲纪而被权臣所杀,把汉家天下的和谐表象撕开了一道口子,那个老问题再次被抛出来:

天下到底是汉家之天下,还是天下之天下?

这将成为此后一百年风云变幻的核心,隐藏着汉家是存续还是终结的密码。

————————————————————

旧邦新命,共致太平,重重吊诡,逐鹿群雄

《祥瑞》作者张向荣再探汉家故事

礼教与秦制混合互补,家国天下因何坍塌?

皇帝和士大夫残酷共生,谁才是最终赢家?

以群风群貌挑战刻板印象,填补东汉书写空白

李开元、于赓哲、刘勃、仇鹿鸣——力荐

————————————————————

《三国前夜》是青年文史作家张向荣的全新历史非虚构力作,接续《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本书主要讲述被新朝洗礼过的“第二汉朝”是什么样子,儒学在培养“哲人王”的道路上失败后怎样延续自己的文化生命。东汉在前期就拥有了较为成熟的政教体系,即“秦制—儒教”政制,这是稳定汉家天下的“底层逻辑”,然而其中的张力最终促成了秦汉帝国的灭亡,数百年的“大一统”由此崩解。

本书重点关注东汉后期桓、灵二帝近五十年的执政生涯,同时全面系统地还原党锢之祸的始末,细致考察党锢中人的心态、目的、行为,解读儒家在其中到底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士大夫政治”如何定型,为什么从辅佐汉朝走向了辅佐三国。

作者尝试以“群像”书写呈现这一时期士大夫、宦官、宗室以及群雄之外普通人的观念乃至时代风貌,辅以图表梳理人物关系,进而追问:东汉的皇权虽然崩解了,但“秦制—儒教”这一结构并未随之覆灭,它又如何寄托在新兴的儒家士大夫身上,得以在后世不断重建?

————————————————————

文学研究的对象,是文学作品,作家及其作品,是文学的主体。历史学研究的对象,是作为往事的历史,历史由谁来书写,成了历史的空白。张向荣先生的学术专业是文学研究,他先写成《祥瑞》,今又写成《三国前夜》,用自己热爱的非虚构历史写作,填补了历史书写的空白,值得阅读,也值得深思。 ——李开元

一切危机都起自于青萍之末,高厦倾覆之时才能看见根基之腐烂。本书是对三国乱局根源的把脉。——于赓哲

把繁复的学术研究转化为轻盈叙事的笔力罕有其匹。没有核心事件,没有主要人物,却把二百年政治生态、社会风气的变迁呈现得行云流水,浓墨般的暗夜,终于弥漫得浩瀚无垠。——刘勃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这段话,提示在当时人心中,三国历史实际上处于东汉中期以后诸种问题的延长线上,本书则尝试勾勒出这一线索。——仇鹿鸣

诛吕

★ 乱从谁起,因何作乱?是“诸吕之乱”还是“诛吕之乱”?

★ 在史书混乱与矛盾的记述中去伪存真,破解发生于2000多年前西汉初年的一桩疑案,还原秦统一中国后第一位临朝称制女性的真实形象。

——————————————————

▶ 东京都立大学荣誉教授 佐竹靖彦 作序推荐

“郭茵的著作揭示了汉初刘氏与吕氏之间合作与冲突的全貌……还原了汉初的历史真 相,澄清了这起 2000 多年前的疑案。”

“西汉政治史研究中决不能无视的成果。”

——《中国中古史研究》第六卷(中西书局,2018年)

▶ 中国秦汉史顾问、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王子今;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晋文;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长聘副教授 陈侃理;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孙闻博 联合推荐

▶ 刘邦称帝未满8年驾崩,惠帝即位7年早逝;王朝初建,政局不稳,同姓诸侯王执掌地方,异姓功臣侯厥功甚伟。

▶ “吕后妇人”,如何做到临朝称制,执掌大权15年。又为何在临终之时放手一搏,政治豪赌。刘邦去世前是否真的留下遗言?齐王刘襄为何敢举兵一争帝位,他是刘邦庶孙还是嫡孙?既已诛杀吕氏一族,朝臣为何一定要另立新帝?吕太后到底是刘氏天下的敌人,还是刘邦最值得信赖的合作者?“诸吕之乱”对意外登上帝位的汉文帝政策产生了那些影响?

——————————————————————————————

♦ 内容简介 ♦

公元前195年,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去世,其年轻的儿子刘盈即位,但实权几乎都在刘盈的母亲吕太后手中。惠帝在即位第七年去世,他的两个儿子刘恭和刘弘先后成为皇帝,因两位少帝年幼,吕太后实行“临朝称制”。从《史记》《汉书》的记载开始,在很多史书和相关研究中,吕太后都是与功臣集团和刘氏一族对立,充满忌妒心和野心的形象。

汉初著名的“诸吕之乱”向来被认为是吕氏一族为了夺取刘氏的天下而欲作“乱”,但在付诸行动之前被大臣和诸侯王察觉,吕氏全族被杀。但是,我们如果研究与该事件相关的史料记载,会发现很多与这种定论矛盾的情况。作者爬梳史料,试图解答吕太后为什么能掌权15年,她施行了怎样的统治,与其统治密切相关的这一重要事件“诸吕之乱”的真相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等问题,并阐明了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Github | Docker |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