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罗马"标签的书籍

卢比孔河

公元前509年,罗马人驱逐了他们的国王,开启了一段近500年的共和实验。然而到了公元前49年,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将军恺撒公然违犯将领不得带兵跨过卢比孔河的法律,跨过这条小河,进军罗马。随后爆发的内战埋葬了共和制度,导致了元首制的建立。恺撒为何会对自己的国家兵戈相向?共和国到了这时为何已难以为继?

公元前1世纪初,罗马已经成为地中海的霸权国家。迦太基被毁,希腊诸邦俯首,西班牙、高卢、帕加马尽归罗马。扩张给罗马带来了财富和荣耀,但也埋下了暴力和腐败的种子。行省总督权力膨胀,跟随总督征战的士兵日益变成总督的“私兵”,总督成为割据一方的军事巨头。而来自东方行省的财富、美色和政治文化也侵蚀着共和国的根基。政治贿赂横行。共和国官员越来越喜欢模仿东方君主的派头。庞培自我标榜为新亚历山大大帝,恺撒和安东尼拜倒在埃及艳后的石榴裙下……共和国的理想与传统已被政客抛于脑后。

同时,罗马城中的阶级分化日益严重。贵族老爷住在装有“空中浴池”的别墅里大啖蚝肉,很多平民则蜗居在合租的公寓楼里挣扎求生。阶级斗争变得白热化。斗争各方不断突破政治底线。宣扬民粹的保民官鼓动支持者冲击甚至焚烧元老院;执政官寻求成为独裁官,并进一步寻求终身执政;对立的政治派别不再诉诸选票、法律和辩论,而是诉诸暴力——从元老院中的互殴到街头械斗,最后升级为内战。自由与和平已无法共存。为共和辩护的西塞罗和加图不敌手握重兵的安东尼和屋大维。军事巨头收拾了乱局,将和平再次带给了罗马,但同时,也将奴役带给了罗马。元老院沦为橡皮图章,共和国名存实亡。

本书以恺撒跨过卢比孔河为切入点,描绘了罗马共和国最后一个世纪壮阔和血腥的历史。这是一个群雄并起、政治转型的大时代,充满了权力争夺、政治阴谋、阶级斗争和残酷内战。书中登场人物众多,不仅有苏拉、恺撒、庞培、西塞罗、安东尼、屋大维等政治巨人,也有男扮女装的政治小丑、坐在鱼塘边垂钓“躺平”的失意政客以及为了共和舍生取义的刺客。他们共同演奏了一曲走向帝制的变奏曲。

【编辑推荐】

●罗马版《权力的游戏》,现实比小说更加黑暗、残酷,罗马从共和走向帝制的血腥变奏曲

手握重兵的行省总督割据一方,尾大不掉;宣扬民粹主义的保民官的支持者冲击甚至焚烧元老院;执政官寻求成为独裁官,并进一步寻求无限期执政;出身高贵、举止优雅的元老们竟在元老院里大打出手;政客收买的打手在罗马街头械斗;政治和司法腐败横行,神秘的敲门人给陪审团带来了大把的钞票和美女;政治人物的婚姻完全出于利益的考虑;敌友关系瞬间变化;共和国的统治者竟然拜倒在埃及艳后的石榴裙下……共和的理想和价值已被抛于脑后,权力成了罗马人仅有的嗜好,人民公敌名单越来越多地张贴在罗马街头,内战不断。最后,一位军事强人收拾了乱局,罗马虽然恢复了和平,但失去了自由。政治为何会变得极化、暴力和残酷?走向帝制难道是一个共和国注定的命运?

●现代民主共和制的历史之鉴,读懂了罗马共和国的衰亡,才能更好地理解现代西方民主政治面临的危机

收拾共和乱局的军事巨头不仅有罗马元首屋大维,还有法兰西皇帝拿破仑;寻求终身执政的民选官员不仅有罗马独裁官恺撒,还有法国总统拿破仑三世;冲击立法机构的不仅有罗马保民官克洛狄乌斯的支持者,还有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支持者;更不用说议会里的拳脚相加以及时常爆出的政治腐败丑闻……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罗马共和国的一些政治实践,在现代西方国家民主化的过程中也反复出现。2020年美国大选前,美国有人认为特朗普会发动政变,成为美国的恺撒,但这并没有发生,是特朗普能力不济还是美国并未到达自己的“卢比孔时刻”?想更好地了解西方现代民主的发展历程和如今面临的危机,先从读懂这个存在了近500年的古典共和国开始。

●全景展示一个自相矛盾的共和国中的众生相。社会大转型下,罗马公民会如何选择?不同的选择会导致怎样不同的命运?

全书登场人物众多,不仅有我们熟知的恺撒等政治巨人,还有“闷声发大财”的生蚝供应商、坐在鱼塘边垂钓“躺平”的失意政客、在自己的庄园里享受岁月静好的贵族、“男扮女装”企图勾引权贵夫人的野心家,以及舍生取义、捍卫共和理想的刺客等等。作者尤其擅长描写人物在命运面前的抉择。是躺平、反抗还是入局权力的游戏,在社会大转型的背景下,每个人的选择都不同,但是,他们的选择中都显出一种自相矛盾。苏拉选择做独裁官,却是为了不让罗马再出现独裁官;西塞罗要捍卫共和国,却不得采用违犯法律的政治清洗手段;起义的奴隶并不是要追求自由,而是要翻身做主人……没错,罗马共和国就是这样一个自相矛盾的国家。它在罗马城实行共和制,对行省却实行专制;它鼓励人民竞逐荣耀,却又要限制人们过分膨胀的野心;它鼓励公民团结一心,却又将阶级分化合法化;它是一个共和国,也是一个帝国。矛盾越来越不可调和,最终,自由与和平也发生了矛盾,罗马人不得不二选一。

●出版近20年来一直畅销不衰,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等数十位政界、史学界、文学界和媒体界知名人士联袂推荐

本书出版近20年来广受好评,至今仍经常进入美国亚马逊古代史图书销售前十榜单;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著名历史学家、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尼尔•弗格森,布克奖得主伊恩•麦克尤恩,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安德鲁•罗伯茨,《泰晤士报文学副刊》前主编彼得•斯托瑟德,知名文化人梁文道等数十位国际国内政界、史学界、文学界和媒体界知名人士联袂推荐;赫塞尔-蒂尔特曼奖获奖作品,塞缪尔•约翰逊奖提名作品;《泰晤士报》《洛杉矶时报》《卫报》《每日邮报》《观察家报》《BBC历史杂志》《出版人周刊》等数十家知名媒体推荐阅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王忠孝老师作序导读。

【各界知名人士推荐】

在我读过关于罗马帝国的史书中,最吸引我的就是霍兰的《卢比孔河》。

——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

了解了过去是怎样一步一步形成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未来会以怎样的可能性存在。一个例子是汤姆·霍兰关于罗马历史的书,它能帮助我思考今天美国的共和体制。这本书叫《卢比孔河》。

——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牛津大学高级研究员、《帝国》《文明》作者:尼尔·弗格森

霍兰为罗马世界画了一幅鲜明的社会肖像……本书是小布什理想的床头读物。

——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员、《祸起1914》作者:马克斯·黑斯廷斯

这是罗马对共和主义进行实验的故事,其中包括恺撒、庞培、加图和西塞罗这些巨人。内容清新、机智风趣并且具有严谨的学术性。

——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员、《拿破仑大帝》作者:安德鲁·罗伯茨

不论对古典学者还是当代政治系所的学生来说,霍兰对罗马共和国最后一个世纪的叙述都相当合时。它让读者看见一个系统、缓慢而又血腥的崩解,引人入胜之余,这还是个寓意十足的故事……有鉴于两个帝国型共和国许多相通之处,这是本对大西洋两岸资深政治家都颇具启发性的读物。

——英国艺术委员会秘书长、《罗马的崛起》作者:安东尼·艾福瑞特

内容包含血腥与迷宫似的政治阴谋与斗争、精彩的演讲、惊人的征服与残忍的行径。霍兰的叙述清晰,步调拿捏得恰到好处。他并没有对罗马和我们的时代做出浮泛的对比,你可感觉到自己正透过他,见证了长久以来对权力与和平进行调和的困难。

——布克奖、毛姆奖和耶路撒冷文学奖得主、《赎罪》作者:伊恩·麦克尤恩

古典通俗史的范例……自塞姆的《罗马革命》以来,关于罗马共和国晚期的很有可读性的著作……下回若有人问我为何我们应该研究罗马历史,《卢比孔河》将成为我推荐的入门书。

——悉尼大学古典学教授、《迦太基必须毁灭》作者:理查德·迈尔斯

在《卢比孔河》这本书里面,霍兰先生他要探讨的,就是共和跟民主这种制度为什么会衰亡,为什么会败退。

——著名文化人、媒体人:梁文道,《开卷八分钟》

我最喜欢的一部作品是英国历史作家霍兰写的《卢比孔河》。事实上,书中涉及的这段罗马史,当时的罗马人早就已经写得非常精彩了,之后历代西方作家不断地花样翻新,到了霍兰手里,可以说是集大成,他一方面继承了欧洲的史学传统,非常严肃、严谨,另一方面,故事又讲得很生动,通俗但不低俗。

——青年历史学者、《南北战争三百年》《孔子大历史》作者:李硕,《澎湃新闻》

《卢比孔河》内容异常丰富, 其庞大的人物阵容令人印象深刻。人物花名册不仅包括马略、苏拉、庞培、克拉苏、恺撒和西塞罗这些预期中的人物,连都会美型男、高级生蚝供货商、过誉的桌上舞者、后巷妓女与小咖政治玩家也应有尽有。

——罗格斯大学古典学教授:科里·布伦南

关于公元前100年到公元前44年纠葛的政治事件,没有比《卢比孔河》更佳更清晰的向导了。

——契尔特纳姆文学艺术奖得主、《成吉思汗》作者:弗兰克·麦克连

一位述说细节的真正行家……《卢比孔河》扯下了恺撒等人冠冕堂皇的道德外衣。

——奥斯卡原创剧本奖得主、《亲爱的》《丽人行》编剧:弗雷德里克·拉斐尔

这是霍兰对于罗马共和国覆亡的杰出的全新研究……可谓新生代作家重新对罗马的评估。

——欧洲电影奖编剧奖得主、《影子写手》和“西塞罗三部曲”作者:罗伯特·哈里斯

罗马共和国如日中天时的历史……此书的刺激之处在于,不论是一座山或一个文明,一旦抵达巅峰,向下坠落在所难免。

——惠特布莱德奖得主、布克奖五次提名作家:贝丽尔·班布里奇

聚焦于人物和他们的互动,叙事技巧跌宕起伏,以锐气和热忱写成……一本让人愉悦的书,也是对于晚期罗马共和国相当锐利的解读。

——大英帝国勋章获得者、《罗马帝国档案》作者:彼得·琼斯

埃及、希腊与罗马

牛津大学出版社20年修订3版,英语世界古代地中海文明通史标准读本

融最新考古发现、文献解读与游记笔调于一体

政治、军事、文化、艺术多角度立体呈现

88幅精美插图、20幅详细地图、13幅建筑平面图,生动展现5000年西方古代世界壮美画卷!

◎ 编辑推荐

☆本书自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首次出版后受到了广大师生以及普通读者的好评,至2014年第三版出版经历了两次全面修订,补充了近20年间古代史领域的最新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始终是古代文明一本全的最佳选择

☆作者曾广泛游历地中海沿岸各古代遗址,以旅行家的笔调将古代历史娓娓道来

☆书中共有88幅精美插图、20幅详细地图、13幅建筑平面图,帮助读者在视觉层面对古代世界有直接的了解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讲述古代地中海诸文明兴衰、探讨西方文明起源与形成的地中海古代通史。作者查尔斯·弗里曼以埃及、希腊与罗马这三个最具代表性的地中海古代文明作为切入点,带领读者全面回顾了自公元前5000年古代近东文明勃兴,至公元600年古典时代结束为止,整个地中海世界跌宕起伏的历史。本书超越了传统的政治史框架,力图通过文学、艺术、哲学、建筑以及社会经济等多种维度,全方位地介绍与解释历史。作者还用大量篇幅回顾了近代以来欧洲人重新发现与接受希腊-罗马文明的历程,提醒读者警惕对于历史的滥用。书中另附有多幅精美的插图与地图。

本书虽然是一部古代历史的入门级读物,但书中仍不乏严谨的学术讨论和严肃的思考,并用浅显的文字为读者呈现了西方学术界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与重大考古发现。

◎ 名人推荐

查尔斯·弗里曼是我最为推崇的一位历史学者,他一直将历史置于广阔的地理与时代背景下加以审视《埃及、希腊与罗马》是一本永远值得一读的佳作,为那些对历史充满好奇的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方位了解和认知古代地中海诸文明的机会。 ——保罗·卡特利奇,剑桥大学教授

这本介绍古代地中海文明的著作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这本书的语言简洁而生动,尤其适合一般读者以及那些有志于历史研究者作为入门读物。无论就哪个角度而言,弗里曼的这本书都是一部经受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之作。 ——阿兰·劳埃德,埃及探索协会主席

本书对地中海三大古代文明——埃及、希腊与罗马文明的介绍与分析切中肯綮、一针见血。查尔斯·弗里曼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理查德·迈尔斯,悉尼大学教授

罗马的崛起

【编辑推荐】

罗马早期的历史无疑是吸引人的,但因为材料稀少、复杂而难以可靠地讲述。洛马斯以一种综合性的方式来处理这个故事,介绍了相关的一手材料和现代对它们的评论。在本书所覆盖的这段历史中,这个台伯河畔的小村落发展成了一个国际都市,控制了意大利半岛的大片地区,并准备好跨过大海,与另一个强国一决胜负。洛马斯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审视了罗马走向成功的过程。

【内容简介】

本书探索了罗马在公元前1000—前264年间的发展,以及它对意大利控制的本质。最初罗马只是几个新兴势力之一,后来却实现了辉煌的统治地位,本书分析了罗马人是为什么及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从其复杂的政府形式,到其有创新性的与其他国家交流的方式,洛马斯展示了罗马的独到之处。

【媒体推荐】

这套丛书均由罗马史研究专家执笔,代表了学界对罗马文明兴衰史的最新诠释,面向研究者和广泛公众群体,是最新最完整的讲述罗马兴衰的丛书。——黄洋,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主任、教授

这套丛书由三位罗马史专家执笔,以四部曲的形式呈现罗马作为城邦的崛起,作为帝国的开端、胜利与悲剧。在宏大的框架之下,作者运用细腻清晰的笔触和翔实而多元的资料,融合了欧美古典学界过去数十年对历史分期等诸多问题的新思考。这一系列作品还将视野延伸到罗马帝国的历史与“欧洲的诞生”以及“西方的崛起”的关系之间的叙事。每卷末尾均附有作者精心撰写的延伸阅读,反映了进入21世纪后的罗马史研究新成果,为读者提供深入探索的机会。——刘津瑜,美国埃默里大学罗马史贝蒂·盖奇·霍兰讲席教授

洛马斯清晰的叙述和最新的考古知识正好结合在一起,将罗马崛起为世界强国的迷人故事带给了更广泛的读者。——克里斯托弗·史密斯,罗马英国学校负责人、圣安德鲁斯大学古代史教授

凯瑟琳·洛马斯基于神话、书面资料和考古地层学的成果,对早期欧洲的政治基础做出了清晰的历史性综合描述。——西蒙·斯托达特,剑桥大学

从一段鲜为人知、文献贫乏的历史时期梳理出可靠而引人入胜的信息,并以一种易懂而直接的方式呈现出来,洛马斯为此展现出了高超的技巧。她的书因其对最新考古学证据知识的广泛使用以及对罗马崛起时的意大利背景的独特表述而与众不同。——蒂莫西·康奈尔,曼彻斯特大学

这是一本非常明晰、迷人的书。它提供了非常广泛且最新的综合描述,并出色地将罗马城邦及其向霸权的崛起置于更广阔的意大利背景下。——詹姆斯·理查森,梅西大学

Github | Docker |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