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

黄宗智著,2024年版

“超级教授”黄宗智法律社会史成名作,从清代民法运作看传统中国基层治理。还原了清代民法处理民事纠纷的复杂过程,全方位展现了法律与社会、历史间的种种纠缠。

专注于民事纠纷中的法律问题,还原了清代民法处理土地、债务、婚姻、继承等民事纠纷的复杂过程。

【本书看点】

1.“大学问·实践社会科学系列”014号图书,丛书主编“超级教授”黄宗智法律社会史成名作。

2.从清代民法的运作看传统中国的基层治理。作者用“说的是一回事,做的是一回事,但合起来又是另一回事”来概括清代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书中用大量篇幅介绍清代纠纷处理中的“第三领域”,对我们认识传统中国的基层治理很有启发。

3.学术视野广阔。吸收大量中外学者如瞿同祖、马克斯·韦伯、布迪厄、卜德、滋贺秀三等关于中国法律史研究的权威成果,并尝试与重要的学术观点展开对话。

4.研究方法新颖。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融合法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全方位展现了法律与社会、历史间的复杂纠缠。

5.资料扎实,案例丰富。从巴县、宝坻、淡水-新竹等地诉讼档案出发,对其进行深挖,展示了丰富的历史细节。

【内容简介】

本书为黄宗智教授法律社会史成名作。作者从巴县、宝坻、淡水-新竹等地诉讼档案出发,通过还原清代民法处理土地、债务、婚姻、继承等民事纠纷的复杂过程,全方位展现了清代法律与社会、历史间的复杂纠缠。全书从“表达”与“实践”的角度切入法律社会史研究,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吸收大量中外学者如瞿同祖、马克斯·韦伯、滋贺秀三等关于中国法律史研究的权威成果,并尝试与重要的学术观点展开对话,深化了我们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黄宗智作品一览(已出版)

《实践社会科学研究指南》《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合一》《实践社会科学的方法、理论与前瞻》《黄宗智对话周黎安:实践社会科学》《实践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史与法律史研究》《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

《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

《中国的新型正义体系:实践与理论》《中国的新型小农经济:实践与理论》《中国的新型非正规经济:实践与理论》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

【名家推荐】

拜读黄宗智关于法律史的著述对我而言是一种震撼性的阅读体验。

——周黎安(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最近十年,中国社会科学领域出现了明显的本土化和历史化转向。由于来自西方的理论体系与“中国经验”之间存在着巨大脱节,当代中国实践在学术上没有得到充分的概括与总结,于是从历史中寻找“本土性”,成为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共通路径。历史社会学在近年的急遽升温以及“社会学本土化”问题的热烈探讨,成为这一本土化转向最显明的表征之一。黄宗智的研究是近年来社会科学界寻求构建本土性学科理论体系的代表性尝试。同时也显示出,从中国经验提炼中国概念,用中国理论解释中国道路,以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已经成为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共识和自觉。

——《文史哲》杂志与《中华读书报》2022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评选结果

Github | Docker | Project